领跑新征程 争得新荣光 全力书写“十四五”新丹阳建设精彩篇章

核心提示: 预计实现GDP1180亿元,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亿元,增长3%;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位居镇江前列,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61.1%。

2020年: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

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稳中有进态势

1 经济运行企稳向好

预计实现GDP1180亿元,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亿元,增长3%;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位居镇江前列,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61.1%。

狠抓产业强市,全年新签约、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分别为62个、70个。省级重点项目国药智能康复医疗器械产业基地完成投资6.5亿元,万洋、标龙等智能制造产业园稳步推进,全市上下大抓项目、紧张快干的势头日益强劲。

盘活闲置低效用地3622亩,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

强化政银企对接,制造业贷款余额395.7亿元,较年初增加24.6亿元。图南合金成功上市,同力日升机械顺利过会,上交所服务资本市场镇江基地落户丹阳。

持续严打恶意逃废债等非法金融行为,省级金融生态县排名大幅进位。

2 发展动力持续增强

成立市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中心,探索实施“链长制”,统筹推进全市产业转型发展。

成功举办“中国·丹阳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链创新发展论坛”,高新技术企业新增入库数位列镇江第一,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位列全省第七,4家企业入选“2020江苏民营企业制造业100强”。

5人入选省“双创”计划,13人入选镇江“金山英才”计划,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基石更加牢固。

出台《丹阳市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创新“一窗受理”新模式,审批服务质效不断提升。

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基层创新发展活力持续增强。

3 城乡面貌显著改善

S122拓宽改造全面完成、云阳大桥重建稳步推进、华南桥改造竣工通车,城市“主动脉”“内循环”接续打通。

眼镜风尚小镇项目正式启动,练湖生态新区建设加紧谋划,城市品质提升驶入“快车道”。

城区市容市貌、国省干道沿线环境稳步改善,全国文明城市通过复检。

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三定一督”新模式,高标准完成18个达标小区建设。深入开展“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村企联建覆盖率88.4%。新增三资投农项目18个,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位列镇江第一。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省级监测评价位列苏南县市第一。

探索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1+N+5”治理机制,引导群众参与共建共治共享,在镇江率先全面完成整治任务。

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交办信访件在镇江率先完成整改销号,环境信访同比下降44.1%。

扎实推进河长制,8个重点考核断面全部达标,全市优良天数比例81.8%,位列镇江第一。

4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科学应对新冠肺炎疫情,11名白衣战士驰援湖北,涌现出以全国抗疫先进个人赵俊霞为代表的一大批模范典型。

聚焦支出型贫困,创新开展“高水平小康·丹阳在行动”系列活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爱心帮扶蔚然成风。

深化殡葬改革,散坟整治工作获省政府通报表彰。

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城镇新增就业1433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以内。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省丹中、吕叔湘中学、马相伯中学等工程有序推进。

力推“三领工程”“县管校聘”和“集团化办学”改革,“双一流”高校录取人数实现新突破。

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人民医院综合大楼即将交付使用,中医院异地新建工程正式动工。

牢牢稳住“米袋子”“菜篮子”,生猪恢复生产任务顺利完成。

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起底”专项整治,关停企业487家、整改企业6881家。

深化平安丹阳、法治丹阳建设,网格化社会治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纵深推进,全市公众安全感、法治满意度持续提升。

5 党的建设全面从严

认真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

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扎实开展“勤学习、深调研、真检视、善落实”活动。

有序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推进村(社区)“两委”换届。

选派76名退出领导岗位干部担任“乡村振兴领航员”。

以“效能革命年”为主线,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开展“十佳服务品牌”创建,推进“四亮四评”活动。

深化“三治理一挂牌”专项行动,开展“廉洁丹阳·清风行动”。

“十四五”期间:

精准把握宏观形势发展走势

奋力干出激情奔跑的新丹阳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继续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加快建设具有丹阳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智造名城、运河明珠,全力书写“十四五”新丹阳建设精彩篇章。

领跑新征程,争得新荣光,我们必须全力摆脱粗放低效的困境,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质效并重的产业基地。力争到2025年,工业应税销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突破2500亿元、100亿元;主板上市企业突破20个,初步建成沪宁线上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基地。

领跑新征程,争得新荣光,我们必须加快走出被动滞后的局面,提升现代服务功能,建设内外兼修的江南水乡。力争到2025年,城市现代感、时尚感明显增强,乡村舒适度、宜居度全面提升,眼镜风尚小镇成为功能完备、独具特色的城市客厅,练湖生态新区呈现湖光潋滟、产城融合的崭新图景,全力把丹阳打造成大运河畔底蕴深厚、生态宜居的现代城市新典范。

领跑新征程,争得新荣光,我们必须精准补齐供给不足的短板,创造现代品质生活,建设民生共享的幸福家园。力争到2025年,人民生活水平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标准,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的美好愿景成为现实,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领跑新征程,争得新荣光,我们必须坚决打破过时僵化的束缚,增强现代治理能力,建设活力彰显的善治高地。力争到2025年,市场配置资源效率明显提升、体制机制活力充分释放,法治满意度、营商便利度排名位列长三角第一方阵,务实高效的治理体系、公平法治的发展环境成为丹阳的核心竞争力。

2021年:以冲刺、决战的昂扬姿态

实现“十四五”发展良好开局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影响重大。全市上下要紧紧围绕市委工作部署,以“开局就是冲刺、奋战就是决战”的昂扬姿态,深入推进产业强市、美丽丹阳、民生改善三大任务,全力推动现代化建设扎实起步。明年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重点做到“五个聚焦”:

1 聚焦转型升级,丰富产业强市内涵

持续开展“企业上云”,更大力度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建设一批智慧工厂、数字车间。

重点发展大健康、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构建地标型产业集群。引导企业由“制造+产品”向“制造+产品+服务”转变。全力在招大引强、招新引优上实现新突破。举全市之力建设“三区三园”。

深入推进砸笼换绿、腾笼换鸟、开笼引凤,整合提升乡镇工业集中区,打造园区发展2.0版。

探索“标准地”等新模式,优化土地供给。

深化诚信体系建设,畅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渠道。

发挥产业基金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助力产业发展。加大企业上市推进力度,持续做强资本市场“丹阳板块”。

2 聚焦激发活力,厚植改革创新优势

提升开发区、高新区、丹北镇战略位势,以重点园区建设和产业协同为抓手,发挥主轴作用,带动各板块融合发展。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市场准入、投资建设领域审批流程,释放改革红利。

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政策、金融支持,加大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依法纳税、依法用地等领域综合执法力度,营造健康有序、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

落实稳外资、稳外贸系列举措,力争实现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3亿美元。

推动高校院所优势学科与我市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对接,帮助企业开展关键领域重大科技攻关。

充分发挥江苏(丹阳)高性能合金材料研究院、北航(丹阳)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的技术引领作用,打造创新产业链,促进高科技服务业赋能智能制造、新材料研发。

坚持产才融合和“高精尖缺”需求牵引,构建高水平服务载体,吸引高技能人才、培育乡土人才、壮大产业工人队伍,形成立体化、多层次人才体系。

3 聚焦提升能级,持续优化城市品质

稳步实施丹金高速、S358、云阳大桥等品质工程,提升“四好农村路”建设水平,构建“内聚成核、外联成网”的综合交通体系。

加快城市有机更新,持续开展片区改造、老旧小区提升等工程。大力推进眼镜风尚小镇、练湖生态新区建设。

统筹抓好海绵城市、绿色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等工作。

加强沿街商铺、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联动执法,开展G312、S241、迎宾路、南二环等主干道沿线环境整治,实施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333”行动。

用好“智慧丹阳”建设成果,实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开展大气污染治理项目联合督查。

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持续推进夹江片区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和长江禁捕,狠抓“四源齐控”,加快排口整治和黑臭水体治理。

4 聚焦三农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科学编制“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为三农发展画好蓝图、提供指引。

做好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加快完善地产农产品“内循环”体系,确保国家粮食储备库顺利开工。

围绕优质粮油、花卉苗木、应时鲜果等特色优势产业,完善标准体系,加强质量监管,打造安全放心的“金字招牌”。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康养、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建立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库,全面拓展工商资本反哺农村的通道。

聚焦“一镇一环线、一线一风景”,打造景美丹东、镜彩丹西重点线路,连起乡村产业链、串起美丽风景线。

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实施污水管网、农村道路提档升级工程。

构建长效脱贫机制,充分发挥“万善丹阳”APP作用,让支出型贫困家庭更有获得感;同时推动扶贫政策多效合一,探索实现高质量脱贫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5 聚焦民生改善,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

继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重点推进低收入困难群体等特殊人群参保续保工作。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优化医保经办服务,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有效解决群众后顾之忧。

加快省丹中、吕叔湘中学等教育领域重点工程进度。

加快建设中医院、血站等基础设施,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开展养老机构长效管理,做好残疾人服务工作,构建社会大救助体系。规划建设香草河绿色生态廊道,推动“10分钟体育健身圈”向农村延伸。

加快南朝陵墓石刻申遗步伐,统筹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完善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

夯实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基础,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积极发挥“三官一律”作用,以村民议事小组为突破口,构建“三治融合”新局面。统筹推进平安丹阳、法治丹阳建设。

立足新起点: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持续激发干事创业激情活力

1 锤炼忠诚之心,永葆政治本色。

2 夯实执政之基,建强战斗堡垒。

3 下好务实之功,锻造过硬作风。

4 常照清廉之镜,筑牢拒腐防线。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