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使用公勺公筷,咋就这么难?

核心提示: 如今,公勺公筷的实际使用情况如何?餐饮店是怎么做的?市民们有什么看法?记者进行了走访。

记者近日走访调查餐饮店公勺公筷使用情况发现,大部分餐饮店公勺公筷踪影难觅,只有消费者提出需求才会提供,而“太麻烦”“用不着”“不习惯”成市民拒绝使用的高频词——

顾客提出需求后,一餐馆配备的公勺公筷与其他餐具无异。记者 张敏 摄

本报讯(记者 张敏)自大力推行公勺公筷以来,“公勺公筷”一时成为市民外出就餐的“新食尚”。如今,公勺公筷的实际使用情况如何?餐饮店是怎么做的?市民们有什么看法?记者进行了走访。

走访:难觅公勺公筷踪影

近日,记者走访了市区几处餐饮店比较集中的街区发现,大多数餐馆内几乎看不到提倡使用公勺公筷的标语,餐桌上也难觅公勺公筷。

昨日中午,记者来到了吾悦四楼一家餐馆内,此时店内已经有很多市民在用餐,大多数都是三四人围成一桌,可桌上并没有配备公勺公筷。随后,记者点了几样菜,点菜和上菜期间,服务员未告知可以提供公勺公筷,只询问记者是几人用餐,得知用餐人数后,该服务员也只配备了相应数量的餐具,并没有提供公勺或公筷。

在记者的要求下,该服务员表示可以免费提供公勺公筷,实际做法却是再拿一套相同的餐具摆上桌,由于这“公勺公筷”与用餐的普通餐具没有区别,不难想象,在就餐的过程中,顾客很容易产生混淆。

之后,记者又来到金鹰餐饮店比较集中的街区,发现这些店内的餐桌上多未配备公勺公筷,有的店家在顾客的要求下会提供一次性筷子作为“公筷”,但在使用过程中记者却发现,这些“公筷”很快就成了“私用”。

店家: 消费者提出需求,一定免费提供

欧尚超市南环路店内的一餐馆负责人告诉记者,店里是免费为顾客提供公勺公筷的,可使用率比较低,只有部分顾客提出需求才会提供。“如果顾客主动提出需要公勺公筷,我们肯定会提供的,只不过是多拿一双筷子、一把勺子的事情,不难。”该负责人说道。

一餐馆的服务员表示,之前也在餐桌上备过公勺公筷,但有的顾客却要求撤掉“多余的餐具”,店家也只能照做。还有一些西餐厅,本来就是分餐制形式,公勺公筷作用不大。至于快餐行业,不少顾客放弃堂食,而选择打包外带,公勺公筷就更用不着了。

还有的餐饮店老板表示,一些带孩子来店内就餐的顾客,会额外为小孩要一个小碗或勺子,与大人区分开来,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公勺公筷”的作用。

走访中,多数餐饮店店家表示,只要消费者提出需求,一定免费提供公勺公筷。

市民: “用不着”“太麻烦”“不习惯”成拒绝使用高频词

记者随机采访了在一餐馆就餐的三位市民,他们不约而同地表示,好友在一起吃饭根本用不着使用公筷。“大家要么是熟人,要么是同事,在一个空间内口罩都不戴,吃饭还用什么公筷啊!”其中一人说道。另外两人也表示,用不着公筷,不然大家在一起吃饭怪怪的,还显得生疏。

使用过公筷的市民则表示,即便配备了公勺公筷,在和家人、朋友一起吃饭的过程中,用着用着就把公筷和自己使用的筷子混用了,而且每夹一次菜就要用一回公筷,感觉太麻烦,就算自己能做到,其他人也未必每回都记着用。“个人感觉用公筷吃起饭来比较麻烦,大家围坐在一起吃顿饭,聊个天,哪还有心思满桌找公筷啊!”一市民如是说。

走访中,记者还发现,是否接受公勺公筷、能否坚持使用公勺公筷,主要还与市民们的就餐习惯有关。不少市民在接受采访时称,长期以来,无论是在家吃饭还是出门聚餐都不涉及到公勺公筷的使用,也没有这种意识,早已形成了习惯。即便大家都明白使用公勺公筷更卫生、更健康,但实际使用起来还是“很不习惯”。

“难就难在大多数人还没有养成习惯,少数人的影响力是不够的。”市餐饮协会秘书长杨志荣表示,改变一种旧的生活习惯并非一朝一夕之事,目前主要靠不断地倡导和宣传。同时他也建议餐饮店在配备公勺公筷时,可以在形状、颜色上与普通筷子区别开来,一方面避免消费者在用餐时混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强消费者使用公勺公筷的意识。

市疾控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也提醒广大市民,围桌共食不用公筷,这种就餐方式其实隐藏着巨大的风险,给病毒传播提供了便捷的途径。除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其他传染病如慢性乙型肝炎、细菌性痢疾、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等都存在家族聚集性的特点。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