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消费市场复苏中显活力

核心提示: 从2月下旬起,我市许多超市、购物中心等大型商业设施陆续复业,消费市场日渐复苏。

在线逛商场、家电节营销、直播带货等让市民花样购物

丹阳消费市场复苏中显活力

图为金润发超市的营销现场。

记者 溢真 摄

本报讯(记者 溢真 通讯员 朱彤)从2月下旬起,我市许多超市、购物中心等大型商业设施陆续复业,消费市场日渐复苏。不断促进消费回补、刺激消费需求是当前形势下消费市场求新求变的表现。我市多方联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促进消费,探索线上线下跨界合作模式,丹阳消费市场正按下复苏“快进键”。

商场消费渐渐恢复,市民花样“买买买”

昨天中午在城区某商场,经过出示“健康码”、量体温等步骤后,进商场挑选新款护肤品的周小姐告诉记者,她在附近上班,趁休息时间来商场选货。喜欢购物的周小姐表示,在做好疫情防控后,进商场采购、去餐厅吃饭,感觉生活正在恢复原来的模样。

从化妆品到新款春装,都是在线上采购的,家庭主妇李女士展示她的“战果”。疫情开始后,原来习惯逛商场的李女士转移“战场”,加入商场量身定制的线上商城、微信群后,从了解最新款商品到选购下单,全部通过手机搞定。“在手机上逛商场,方便快捷、针对性强,还能‘淘’到优惠。”李女士称“买得蛮划算”。

“消费向好”,这是丹阳不少商家复业以来,得出的共同结论。数据显示,复业以来在抓疫情防控的同时,各大商家全力抓消费回补,市民消费信心提升,今年“三八”节消费,不少商家线上线下整体销售量猛增。“从市民下单看,消费力和以往差不多。”据一些商家介绍,复业以来,丹阳市民消费出现线下体验、线上下单等五花八门的采购模式。从实体店看,目标采购、客单价高成为主流,据一家超市工作人员介绍,复业以来,人流量恢复到以往的20%左右,销售量恢复到30%左右。

线上销售作为商家复业后发力主攻的舞台,从微商城、商场微信群到直播间,各种新花样出台,吸引市民体验的同时,拉动消费新增长。

搞活动、放“大招”,激发消费回补

“正抓紧和家电供应商洽谈,共同启动家电节,拉动消费回补。”昨天在丹阳一家电器商城内,从部门经理到营销人员,正进行“家电分享课堂”的筹备冲刺。为引导消费升级新趋势,提升市民美好生活品质,该电器城举行了“3·15健康家电节”,引领丹阳消费新潮。这也是疫情发生以来,探索特殊时期恢复消费的新模式。

线上微商城推出秒杀、限时特价、拼团等活动,市民可以轻松线上“逛商场”,了解最新功能家电,享受大力度让利优惠。对想要体验实体店现场服务的市民,推出线下预约进店、专享优质服务。“这场双线活动,延续时间较长。”据介绍,为促进消费复苏,商场主楼各大品类也将推出大力度“分享活动”。

有大数据支撑,实体店线上发力

一些实体商家从以往的营销员线下导购,大踏步“跨”入线上直播。据了解,这些商家已开始线上直播带货的新模式,领域涵盖吃、穿、用、娱等多个方面。疫情就像一块“试金石”,“试”出本地消费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业内人士表示,疫情给丹阳消费市场上了一堂“创新再出发”的大课。行者无疆,从点对点精准营销到线上线下、跨界融合等,如何做好消费回补这张考卷,需要相关部门、行业、企业共同努力,探索创新。

政府打出促进消费“组合拳”

为做好疫情防控和稳定居民消费工作,更大力度放开城市服务业,促进鼓励消费,镇江和丹阳商务部门也就稳定我市居民消费提出了建议,主要内容有:1.提供消费政策支撑。一是引导居民消费,将行业协会、商贸企业在疫情期间组织开展的消费促进活动,纳入商务专项资金扶持范围内,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一定资金补助。二是带动新品消费,组织重点家电企业共同开展具有消费潜力家电商品以旧换新服务,对购买新车的居民给予补贴。2.出台消费保障措施。一是制造“小黄金周”,将镇江和丹阳解放日(4月23日)和24日,与前后周末的休息日进行拼接,形成一个连续4天的“小黄金周”。二是保障低收入群体,向低保户、优抚对象等低收入群体,发放生活必需品消费券。三是提振农村信息消费。3.创新消费新业态。一是促进线上消费,组织餐饮企业与阿里“饿了么”等平台对接,对新上线平台企业争取3%~5%的费率优惠和1个月免费外卖运营指导服务,促进线下餐饮向线上转移。二是发展社区商业,继续推广“倍全”“今鲜汇”商业发展模式支持本地连锁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三是推动消费业态升级,加大商务专项资金对疫情期间涌现出新模式、新需求、新应用的支持力度,引导传统商业综合体向体育、艺术、商业等复合型综合体转变,鼓励传统实体零售拓展线上业务。4.发展城市夜间经济。推进特色步行街区建设,并定期组织开展夜间消费促进活动。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