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联”书记项目画出社区党建“同心圆”

核心提示: 今年以来,开发区党工委确立了“打造‘五联家园’区域化党建品牌”书记项目,以高楼社区、史巷社区、嘉荟新城社区等为“试验田”,从抓实社区区域化党建入手,积极推进以“五联”即“党群联心、组织联建、资源联享、活动联办、网格联户”为主体的党群服务中心建设。

本报讯(记者 蒋玉 通讯员 陈瑶)为解决当前社区党组织普遍存在“服务意识不够强、服务功能较单一、基础设施较落后”和党员结构复杂、流动频繁、管理难、难管理的实际问题,今年以来,开发区党工委确立了“打造‘五联家园’区域化党建品牌”书记项目,以高楼社区、史巷社区、嘉荟新城社区等为“试验田”,从抓实社区区域化党建入手,积极推进以“五联”即“党群联心、组织联建、资源联享、活动联办、网格联户”为主体的党群服务中心建设。

自“书记项目”启动以来,开发区党工委书记亲自抓落实,认真谋划、统筹推进,坚持重点环节亲自协调,并多次通过个别约谈、集体座谈等方式与相关单位党组织书记沟通交流,实现分类精准指导,以真招实举推动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取得成效。

因地制宜,规范化建设有序推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起来”。精心打造阵地,落实中共江苏省委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基本阵地规范化建设的意见》,结合社区实际,本着“整体布局合理、资源有效整合、质量建设过关”的原则,通过政府拿一点、社区出一点、多方筹一点筹集资金,采取完善、扩建、改建等方式,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成功打造高楼、史巷社区集学习、教育、活动、交流和服务等于一体的开放式、多功能、专业化党群服务中心,嘉荟新城一站式服务大厅也已投入使用,普善党群服务中心正在推进中。健全完善制度,坚持“党建带妇建、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工建”制度,制定完善社区各项服务制度,有效促进社区实体化、党群一体化建设。强化人员培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方式,组织社区干部定期培训、技能引导培训和实践培训,逐步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搭建载体,功能化服务有力推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转起来”。社区的生命力在服务,结合社区特色,努力擦亮服务品牌,激发社区内生动力,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其中,高楼社区以“三心”工作法为抓手,打响“和谐”党建品牌;史巷社区努力激活社区“一池春水”,创建“融合”党建品牌;嘉荟新城社区围绕“服务居民企业,共建幸福社区”这一核心,探索“三三”服务机制,打造“温馨”党建品牌。优化服务功能,各社区坚持党群一家亲、服务零距离,建立完善居民档案,建立服务清单,摸清群众所需所盼,为群众提供精准服务,有效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强化活动功能,利用开放式党群服务中心平台,与社区文化活动、丰富辖区居民生活结合起来,因地制宜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

整合力量,区域化联动有效推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活起来”。统筹各种党建资源、社会资源等,构建起社区党建新格局。织密红色先锋“一张网”,强化党建统领“一张网”的总体规划,按照听民情、顺民意、解民忧、护民安的要求,细划网格,推行“多位一体”(计生、社保、综治、信访、法治等)网格化管理模式,形成干部担任网格长,网格长联系服务党员骨干、党员骨干联系服务群众的包片包责模式,使干部、党员、网格长“三支”队伍发挥明显作用,社区民警、协理员等参与网格管理,切实将党员群众凝聚在党组织周围。打通服务管理“一条龙”,组建以各领域党员志愿者、网格长为骨干的兼职“民情联络员”,逐步实现民情社意收集、走社入户、事项交办等快捷服务,通过“小小联络员、多个信息端”,送服务上门,基本做到“人在网上走,事在网格办”,逐渐实现“社区配菜”到“百姓点菜”转变。形成共享资源“一盘棋”,依托社区区域资源丰富优势,坚持活动联动共抓,增添“多元化”动力共享区域资源。其中,高楼社区依托科技馆,与附近实验学校联合,开展青少年科普活动,举办各类科普讲座;嘉荟新城社区结合区域内企业较多的特点,以“社区+企业+社团”的创新活动形式,开展文化体育、教育宣讲等活动;史巷社区联合辖区内教育辅导机构开展“绿色环保、健康生活”讲座。各社区围绕“七一”、国庆、重阳节与辖区单位组织了庆祝活动,通过共建共享,增进了群众、企业、社区组织等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凝聚力、向心力。

自开发区“书记项目”实施以来,充分发挥了社区党组织一头连着广大居民群众,一头连着辖区单位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有效盘活了区域资源,达到信息共通、资源共享、实事共做的目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社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效能,转变工作作风,完善区域化党建组织体系建设,构建区域化党建新格局,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使居民区基层党建活动力不断增强。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