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养老多因“钱”散伙

核心提示: 如今,越来越多老人流行抱团养老互助模式安度晚年。

王珉

如今,越来越多老人流行抱团养老互助模式安度晚年。一群老人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互相照顾、彼此慰藉、共享资源的生活方式,凸显了老年人对集体互助养老方式的期望和对精神慰藉的需求。但近两年来,国内也陆续有“抱团养老”的失败案例,问题多出在“钱”上,大家的经济能力与金钱观的不同导致最终分道扬镳。

模式探索

浙江省杭州市的老龄化程度,比全国平均水平提前11年。但杭州一直积极推动养老服务的高质量发展,被评为“国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抱团养老的模式,最早正是源自杭州。2017年,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的王女士找到三对夫妇在自家200多平方米的三层农家小别墅抱团养老。养老团共有12人,来自8个家庭,这可能是中国首个“抱团养老”的成功案例。这种抱团式养老不是所有人都适用,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才行。天时指的是独居老人相伴;地利指的是家中有房;人和最为要紧,要脾气习性相投大气互助。此外,消防设施、财务安全、老人纠纷等,都是亟需关注的问题。

被“钱”拆散

互惠互利抱团式养老,一般选择同个社区的老邻居,或者住得不远的老同学、老同事,可以彼此互助。但用什么方式“搭伙”,需要“三观”相同,三思而后行。天津67岁的薛女士分享她的“抱团养老”的失败经历,最大问题出在“钱”上。不是有钱没钱,而是团体中每个人对钱的看法和基本的经济实力要相当,否则团最终会被“钱”所拆散。

薛女士的“小团体”有8年历史,从三四个人发起,到后来最多时发展到20多人,但又慢慢减少,症结出在“钱”上。抱团的老人平时总是一个人在家,饭不好做,做多就浪费,于是,大家决定一起吃。开始大家都争着掏钱,今天你花,明天我请。但久而久之,多花的人心里就不舒服。组里的人,有人退出有人加入,退出就是因为钱。有些人认为煤气费水电费没用,被占了便宜。后来又发生有人住院,大家摊钱买东西,抱怨挑唆,弄出不愉快的争执。

另外,团体里每个人生活条件都不一样,有些退休金高的老人花钱大方,但有些人连旅游都不乐意花钱。群体里还有喜欢炫耀的老人,有些老人怕被笑话就选择悄悄“退团”。总之,团队最大问题还是经济利益和攀比心,内心不平衡造成养老团不好抱。

应给予支持和规范

有学者认为,“抱团养老”不是一起吃住那么简单,个人素质、生活习惯等都要很相近,在实际集体生活中也需要不断磨合。这种生活方式和集体宿舍里大学生活不一样,每个老人都有固定的生活方式,定型的性格,这些都是矛盾的来源。中国人的生活单位是家庭,“抱团养老”临时几天可能还行,但时间会磨灭新鲜感带来烦恼。但凡有老人好吃懒做,或者身体不好,需要别人伺候,都会引发矛盾。最好“丑话”说在前头,提前咨询律师,制定协议,对各方面做好规定,大家签字共同遵守,以免日后积累矛盾闹得不欢而散。

按照法学专家的建议,“抱团养老”前最好制定协议,对可能产生的矛盾纠纷约定处理办法,划分责任边界,大家共同遵守,以免日后积累矛盾闹得不欢而散。同时应附上健康证明,避免日后因身体情况带来纠纷。此外,如果老人“抱团养老”生活在一起,最好别太计较,这样才能相处更长久。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如何鼓励、支持、规范,也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考题。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