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丹阳人从难得出门到经常出游

核心提示: 70年旅游的变化有多大?70年前,出门是一些外出打工或做小生意的人才有的机会;现在,丹阳人的足迹已遍布世界各地。

本报讯(记者 溢真)70年旅游的变化有多大?70年前,出门是一些外出打工或做小生意的人才有的机会;现在,丹阳人的足迹已遍布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丹阳人出门就是为了旅游。80多岁的市民卢先生告诉记者,那时有些村上有人在上海、苏州、无锡等大城市做工,或在饭店里做糕点、走堂,在浴室里或修脚、或助浴、或打杂。虽然从事的行业都很低微,但他们毕竟有机会到大城市去看看,有的人几年中也会有一次逛公园的机会。每年年底,她们怀揣辛苦钱回丹阳过年的时候,也会和村里的同伴们吹起他们在外地的见闻。这应该是旧时丹阳人与旅游能挨得上边的一种体验。而现在,农村组织中老年人外出旅游是常有的事。

家住城区的王老伯今年已经80多岁了,回望几十年的旅游记忆,他感慨万千。“小时候,西门桥、望湖楼是丹阳人心中的标志,因为承载的不仅是历史,还有情怀。”王老伯说,当时丹阳所谓的游玩地点很少,西门外大街就是其中一个。西门外大街,也被称为“粮行一条街”,街上商号林立,最有名的商号有吴聚源,华大昶,步永盛,彭裕源,姜通茂等,鼎盛时期,粮行达62家,依赖西门城下的运河漕运粮食,货船装卸通宵达旦,是丹阳周边苏南苏北粮食贸易的重要交易场所。王老伯小时候就经常到那里去玩,也可一睹丹阳的繁华风貌。

王老伯介绍,小时候只能局限于在丹阳城里转转,而成人后他就开始游玩许多地方。“我刚游玩鼓浪屿的时候,鼓浪屿还不是热门旅游景区,一切都是原住民俗风情,码头也只是大家生活当中的日常交通工具。几十年过去,鼓浪屿已经是大家一提到厦门就会想起的地方,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20年前是胶片机,一卷36张,我要斟酌很久,才会按下快门。现在出门旅游,想拍多少张就能拍多少张。”是的,在交通越来越方便,想走就走的今天,我们还有“拍照自由”。王老伯还记得最早去阳朔的时候,那里还未开发,大榕树还没有被围起来,北海的涠洲岛还没有一家旅舍,也很少有人自助游。从那时的岁月到现在,他越来越感觉到,出来旅游的人变多了,旅游也越来越个性化,就连很多老年朋友也开始追求更定制化的旅游方式。他身为资深旅游达人,在外面的时间很多,越发觉得祖国强大、人们安居乐业有多么重要。

王老伯还去了3次拉萨,拍照片、带朋友旅行,当地人的善良和当地风光总是让他恋恋不舍。旅行中,他坐过青藏铁路,也坐过飞机,住过三星酒店,也住过五星酒店,旅行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旅行也越来越方便了,最开始的时候,订票订酒店还比较麻烦,现在手指划一下就搞定了。

对于旅游的住宿情况,王老伯也说得很多。70年以来,旅游酒店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住宿业从标准化的宾馆到个性化甚至智能化各类细分酒店。王老伯认为,旅游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指标。也已成为中国人美好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论语·里仁》里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被后人广泛引用。当然,这里的“游”并不是指旅游,现在人们提倡的是趁父母身体好,要带他们多出去走走看看。从国内游到出境游,旅游如今已成为丹阳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红色旅游热潮涌动。红色主题博物馆、红色主题景区、革命老区及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发生地等最热门,延安、井冈山、遵义、西柏坡等地是客流量最大的经典红色旅游目的地。王老伯表示,最让他感到激动的是红色旅游的游客结构出现了明显的年轻化趋势,旅行中看到许多青少年在参观学习。“这就是未来与希望!”王老伯说。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