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到多的丹阳戏院和影院

核心提示: 今年,伟大的祖国母亲七十周岁了。小城丹阳和祖国各地一样,在70年的发展里取得了辉煌成就。

■臧辉南

今年,伟大的祖国母亲七十周岁了。小城丹阳和祖国各地一样,在70年的发展里取得了辉煌成就。笔者是一个终生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的人,站在繁荣群众文化生活的角度,见证了丹阳的演出场所“戏院”和“影院”从无到有、从有到多,市民的文化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解放前,民国24年(1935年),三板桥西董家祠堂内开设了“无声大戏院”,场地为20间简陋芦棚,以演戏为主,有时放映无声电影,观众寥寥无几,乡下农民几乎不进城看戏。日军侵占丹阳后,戏院无人管理,芦棚坍塌,戏院不复存在。民国29年上半年(1940年),由眭伯英、眭景平等合股在灯笼巷创立了“新声大戏院”,后因营业萧条,一度改放无声电影。民国35年7月(1946年),几个军人合股重整戏院,并更名为“大光大戏院”,后仍因营业不振倒闭。民国37年8月(1948年),束成龙等合伙接办“大光大戏院”,并更名“丹光大戏院”,兼放无声电影。

新中国成立初期,“丹光大戏院”由私人经营。1956年底实现公私合营。1957年10月因房屋倒塌停业重建,1958年完工后,改名为“人民电影院”。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该影院放映业务兴旺,被镇江列为先进单位,并荣获了1961年省、地、县三级“先进集体”称号。之后连续三年获地区循环红旗。

“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500多部国产影片被禁映,人民电影院一度被迫停业。1978年7月,《红楼梦》等影片在禁映10余年后,被获准重新上映,城乡群众争相观看,电影院采用歇人不歇机的方法,连续九天十夜放映146场,观众达60809人次,影院收入猛增至12161.80元。

1980年,人民电影院获国家投资275万元,在原地扩建,变为楼上楼下共有1085个座位的专业电影院,同时将座椅、电器设备全部更新,于同年12月26日开张营业。1982年投资8000元,利用对面浴室锅炉余热建成暖气设备。1983年4月,又投资18万元添置冷气设备。

人民大会堂:1952年春,在新北门马路南侧兴建动工,是年因财政困难,县政府发动各界人士开展每人义务拆城墙砖30块的活动,用以建造会堂,次年元旦建成使用,内设1200个座位。此后大型会议和各地剧团均在此开会和演出,年收入超万元。1955年起,江苏、上海、沈阳、武汉等地的锡剧团、京剧团、杂技团、越剧团先后到此演出。表演艺术家荀慧生、姚澄、王兰英、沈佩华、王彬彬、梅兰珍等都曾来此登台献艺。1963年至1964年的两年内,重新翻建了观众厅和门厅。“文化大革命”期间,会堂设备被“造反派”破坏,业务陷于停顿,门庭冷落。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大会堂从浩劫中复苏,一面接待本地和外地的集团演出,一面经营电影放映业务。1977年自筹经费9万元,除将一层门庭翻建成三层门庭外,又重新整修机房、宿舍、食堂。至此,担负起开会、演戏和放映电影三大任务。

丹凤影剧院:原位于新民东路20号,1979年7月动工兴建,1981年2月交付使用。面积为3100平方米,观众厅分池座和楼座两层,池座有1028个座位,楼座有526个座位,以放映电影为主,间有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京剧、越剧、锡剧来此上演,当时为城内规模最大的影剧院。

工人文化宫:工人文化宫前身为1953年建成的“工人俱乐部”,原址在东门大街南货栈,有六间平房,内设阅览、图书、乒乓球等活动室供工人开展活动。1956年在灯笼巷新建“工人俱乐部”,面积为965平方米。除设有图书、阅览、乒乓球、康乐球等活动室外,还辟有一个小剧场,为工人业余演出和开展活动提供了场所。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活动全部停止。1973年,各类活动室重新恢复,小剧场改建成电影放映室。1981年“工人俱乐部”改名为“工人文化宫”,增设电视放映室、弈棋室、游艺室,并于每年国庆、元旦、春节举办各种灯会和灯谜游乐活动。1985年,县总工会在公园西路又新建第二个四层楼房的工人文化宫,占地面积2336平方米,内设职工教育室、影剧场、电视放映室、图书室、展览室、冷饮室、舞厅。此外还根据不同业余爱好者的兴趣,组织灯谜、信鸽、桥牌、京剧、美术等协会开展了多项活动。

之后,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高涨,仅靠城内的影剧场所,已远远不能满足全县人民的文化需求,除吕城影剧院和皇塘影剧院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建造外,其余19个乡、镇的影剧院均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兴建。

至1986年,全县有乡镇影剧院24座。至1989年,乡镇影剧院增至29座。各镇影剧院仍在不断改造,提升品位,增加科技含量。

再到20世纪90年代,城区电影院(厅)得到进一步发展:

1、豪华电影厅:1996年12月建,厅址在新市口文化城三楼,使用面积180平方米,设座位100个。1998年,该影厅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放映收入占全市年电影放映总收入的10%。

2、数码电影院:2000年6月建,院址在新市口文化城四楼南,系江苏省县级市首家数码影院。该影院的使用面积800平方米,设座位610个,与豪华电影厅交错放映,实行优势互补。现由于电影放映业务量少,由原先的市文广新局改名为“百姓剧场”,每年在此举办“为民戏剧月”系列活动,把全国各地的剧团请来演出,免费为市民送上“文化大餐”。

随着丹阳各项事业的建设发展和结构调整,工商企业和常居人口都向城市四周扩展,原有的戏院、影院都集中在老城区,不方便四周群众观看。现在,人民电影院、人民大会堂、丹凤影剧院已不复存在,原址建成企业和商业用房,但影院设施并没有减少,卢米埃丹阳金鹰影城、中影国际影城、保利吾悦国际影院、丹阳锦豪国际影城、丹阳天华国际影城、时光测试影院等,遍布小城四周,更加方便群众就近观看电影。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