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民”过上了有滋有味的幸福生活

核心提示: 开发区祈钦村,70年前,尹书和就出生在这里。孩提时,尹书和的父母相继离世,尹书和说,从小他是吃着“百家饭”长大的,这个村就是他的“根”。

本报记者 马骏

尹书和一有空就会坐下来看书学习。

记者 马骏 摄

人物档案:

尹书和,1949年7月7日出生。1972年3月,在部队服役3年多的尹书和回到家乡祈钦村,在村里的生产队劳作。从1983年开始,随着“分田到户”这一政策在丹阳农村开始实行,尹书和与妻子开始在自家的近4亩地里种起了水稻、小麦,一干就是30多年。他不仅见证了农业的快速发展,也见证了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过上了如今的幸福生活。

开发区祈钦村,70年前,尹书和就出生在这里。孩提时,尹书和的父母相继离世,尹书和说,从小他是吃着“百家饭”长大的,这个村就是他的“根”。

“‘大跃进’之后那段时期,全村人的日子都过得十分艰苦,吃饱穿暖都成问题,那时候的人们不会想到,今天能够过上现在这样的幸福生活。”尹书和说,1983年那会儿,由于“分田到户”这一政策的实行,农民种田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生活逐渐开始有了改善。当时,村里人种地得交公粮,交完了公粮,剩下的粮食是自己吃的,粮管所在村里设了一个点,有些人家种出来的粮食有富余,就卖给粮管所或者收粮的个体。但实际上,去掉公粮和口粮,能卖的粮食是非常少的。可不管怎么说,村民们的生活还是有了很大的改善。后来,这种情况慢慢发生了改变,种地不仅不用交税,国家还有政策扶持,有补贴,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作为一名农民,尹书和一年四季都得忙活在田间地头,播种、插秧、灌水、除草……日复一日,只为了一个好收成。“那时候,不种地就没吃的,现在不同了。”尹书和说,两年前,他不再种地了,而村里仍有人在种地,不过,与过去不同,现在村里人种地并不是为了生计,“自己种些菜吃,不仅省了钱,也省得往市场里跑,这是农村人朴实的想法。”

对农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土地。尹书和告诉记者,这些年来,他见证了脚下这片土地的变迁。“以前,村里的路是真难走啊,遇上雨雪天,我从田地里回家都很困难,每一脚都深陷在黄泥土之中。可你看现在,村里好些人家都买了汽车,村子里的路虽然比不上公路,但汽车走是没有问题的。”尹书和说,“你再看那边的通港路,就从我们村中间过,由于路况好,村民现在骑电动车到城里去,只要二十分钟,十分方便,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尹书和告诉记者,如今,他们村子里有20多条水泥路。不仅如此,家家户户门前都有路灯,村子里随处可见的垃圾箱都被编号,由专人负责。另外,村里还成立了慈善工作站,帮困扶贫。

如今,古稀之年的尹书和过上了有滋有味的老年生活。和村里大多数村民一样,尹书和家多年前就盖起了二层小楼,室内装潢虽然有些过时却显得简单大方。每天早上,尹书和都会在村里散散步,和村里的老人们聊上一会儿,隔三差五,尹书和就背起他的“装备”去村里的池塘钓钓鱼。用尹书和的话来说,现在的生活是平和幸福的。

回忆往事,尹书和大都已记不清年月,但他却对自己1971年6月入党的日子记得十分清楚。作为一名老党员,尹书和知道,这份平和幸福与国家一天天的繁荣富强密不可分。“我是新中国成立那年出生的,一路走来,我眼看着祖国从‘一穷二白’发展到了今天的模样,真的太不容易了,正是祖国一天天的强大,我们老百姓才过上了如今有保障的幸福生活,希望祖国越来越强大,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尹书和说。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