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父母报喜不报忧,该喜该忧?

核心提示: 生活中,父母和成年子女之间常常向对方隐瞒自己的难处,本来是不希望对方担心自己,有时却对亲子关系造成一些影响。

本报特约评论员 符向军

生活中,父母和成年子女之间常常向对方隐瞒自己的难处,本来是不希望对方担心自己,有时却对亲子关系造成一些影响。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8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中,52.0%的受访者坦言自己和父母之间经常报喜不报忧,43.6%的受访者和父母之间偶尔这样。这样的调查结果其实并不令人意外,还会令许多人感同身受,油然而生一丝心酸和伤感。

子女对父母在工作、财务、健康等重要事项上往往报喜不报忧,父母亦如此。其实是一种正常情感反应,中国自自古以来奉行“孝悌”之道,恪守传统亲情伦理,一个个家庭就是一座座爱的港湾、心的归宿,一句“儿行千里母担忧”流传了数千年,看哭了多少人,也让多少在外打拼的热血儿女不忍心让含辛茹苦把自己拉扯大而如今年老力薄的父母替自己担心、着急,这其中蕴含的是血浓于水的亲情,是宁可自己在外吃苦受累把所有泪水、压力全部咽下肚去、扛在自己身上,也不愿父母、亲人担惊受怕的复杂情愫,虽然其中经常要夹杂“善意的谎言”,但何尝不是一种人间至爱,令人感动唏嘘。

对父母报喜不报忧,看似一种稀松平常的社会生活现象,实则太多的情感深蕴其中,可以说这是人伦亲情的一种自然反应,也是“情到深处”的天然选择。大而言之,这是人、人类的美好情感,足以让爱洋溢在每一个家庭,也温暖了人间社会,只有充满这种亲情之爱,人类文明发展才会生生不息,社会、世界才会越来越美好。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只有每一个家庭都因为爱的凝聚而和睦幸福、牢不可分,社会、国家才会稳定和谐、长治久安。

当然,报喜不报忧之外,亲人间的沟通、交流也必不可少。这是亲情、感情牢固维系的重要纽带,也是让家人、亲人保持身心健康愉悦的重要手段。尤其子女远离父母在外,父母独守空房的,“常回家看看”无比珍贵。如果面对老家父母的关心与问候,子女始终只是报喜不报忧的“应付”式打发,寥寥数语即扯开话题或挂断电话,没有坦诚相告的勇气和深入交流的真情,久而久之,父母、亲人会感觉被敷衍、被忽视,不但会徒增焦虑担忧与失望,也会让亲情逐渐生分疏离。而这,无疑是有悖初衷,得不偿失的。

因为是一家人,有事一起扛。这是家的温暖,是家的力量。当然,这也要一分为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面对年老体弱、没有资源、没有能力,确实“扛不动”的平民父母,“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子女必须充分考虑父母的承受能力,报喜不报忧之外,更多还要陪伴、照顾、问候……让“常回家看看”无论是从物质层面、精神层面,无论是人伦情理还是国家法律上,都真真切切落到实处。

子女对父母报喜不报忧,是好是坏,该喜该忧?其实是个复杂而略显沉重的话题,简单论之,恐失肤浅。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