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活总得有人来干!”

核心提示: 8月8日清晨5点50分,很多人还沉浸在梦乡中,市绿洲废弃物处置中心职工韩文清已经在更衣室里换上了工作服,戴上安全帽、手套、口罩,穿上工作鞋,系上全身式安全带,快步走向高达五米左右的垃圾压缩操作平台。

整天与垃圾打交道,高温天气还要忍受着恶臭,垃圾压缩操作工韩文清在绿洲废弃物处置中心已工作了近九年时间——

“这个活总得有人来干!”

本报记者 陈晓玲 通讯员 小丰

QQ截图20190810083926QQ截图20190810083926

图为韩文清正在操控压锤压缩垃圾。

记者 陈晓玲 摄

8月8日清晨5点50分,很多人还沉浸在梦乡中,市绿洲废弃物处置中心职工韩文清已经在更衣室里换上了工作服,戴上安全帽、手套、口罩,穿上工作鞋,系上全身式安全带,快步走向高达五米左右的垃圾压缩操作平台。

绿洲废弃物处置中心是全市生活垃圾的“集中点”,垃圾进站后通过压缩,转运至镇江光大垃圾焚烧发电厂,日均压缩垃圾500吨左右。44岁的韩文清是该中心负责压缩垃圾的操作工之一,今年已经是他在这里工作的第九个年头。

早晨室外的气温不算高,但跟着韩文清刚靠近室内的平台,记者就感觉到阵阵热浪扑面而来,同时还伴随着一股刺鼻的恶臭,顿时有种让人窒息的感觉,无奈只能赶紧冲到外面大口呼吸新鲜空气。全副武装的韩文清见状,一边安慰一边笑着说:“这是垃圾腐烂发出的气味,一般人是真的受不了,实在不行就站在门口吧。”

韩文清说,虽然他之前一直从事环卫工作,但初到中心时还是很不适应。“苦一点累一点都无所谓,就是太臭了,而且这种臭味是各种各样的垃圾发酵产生的味道,用一句话来形容是‘真上头’。”之后韩文清也慢慢适应了,“不管怎样,这个活总得要有人来干!”

操作平台一切准备就绪后,原本有序排在中心门口各个垃圾中转站负责运送垃圾的车辆开始动了起来,一辆接着一辆沿着斜坡驶向平台,韩文清一天的忙碌开始了,“我们操作工是两班制,早上6点到下午2点一个班,早上7点到下午5点一个班,共有4位操作工和2位清洁工作业,要保证能及时处理城市产生的生活垃圾。”

“2号,往2号垃圾转运桶!”韩文清指挥着一辆运垃圾的车将垃圾倒入转运桶内,然后按下操作台的按键,压缩垃圾的压锤沿着轨道移到2号转运桶上方,缓缓降落,将垃圾压实。“一个转运桶大概能装下15吨垃圾,这个压锤压力能达到20吨,你看,这转运桶上方还有个溜槽,就是起到固定转运桶和防止垃圾溢出来的作用。”当压锤操作完毕后,韩文清拿起笤帚,把些许被挤压到溜槽外的垃圾扫入转运桶内。

一车,两车,三车……当转运桶内的垃圾装满后,韩文清把身上的安全带扣到墙上固定着的安全扣上,走到转运桶上方,把桶门一一扣上。这样,这个垃圾转运桶就等待着由垃圾转运车运往镇江光大垃圾焚烧发电厂。

“转运桶上会有水、油污等,扣安全带就是为了防止滑倒摔下去。”从转运桶上下来,韩文清摘下口罩,用袖套擦起了脸上的汗水,“虽然工作环境差点,但与高温下露天作业的人相比至少我们还在室内,他们更不容易。”

尽管韩文清已经接受了这份职业,但难免也会有心里不舒服的时候,“中心有洗澡的地方,每天下班我都会洗一下再回去,但好像这个臭味已经‘深入骨髓’,等红绿灯听到旁边有人说‘什么东西这么臭’的时候,心里多少还是会有些难受。”在中心食堂吃饭时,韩文清为了避免影响同事往往会往角落里坐,但同事们都拉着他坐到一起,对于这样的理解,韩文清心存感激。

当记者结束采访准备离开时,韩文清脱下手套想要和记者握手,但忽然好像想到了什么,手一下子又缩了回去,看到这一幕,记者主动向他伸出手,韩文清楞了一下,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