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风略记

核心提示: 我是个不善于挖掘历史的人,而我出游偏偏又特别爱听历史故事,总是前脚不离后脚地跟在导游旁边,生怕漏掉了什么好听的故事。其实,我也就是想着听了回来可以跟我的学生们吹吹牛,让他们更加崇拜我,仅此而已的私心罢了。

■毛琴芳

我是个不善于挖掘历史的人,而我出游偏偏又特别爱听历史故事,总是前脚不离后脚地跟在导游旁边,生怕漏掉了什么好听的故事。其实,我也就是想着听了回来可以跟我的学生们吹吹牛,让他们更加崇拜我,仅此而已的私心罢了。

来安徽采风,江村是第二个行程。江氏祠堂是重点,刚跨进祠堂大门就看到一个男孩子,大概十五六岁的样子,挂着导游证,别着小蜜蜂扩音器,正被一大群游客围着。他正在一块石碑前认真地讲着:“这个孝字,为什么一撇分成两笔写呢,这不是错别字啊,这样写是特意的,是为了表示孝道要一代传一代,继续下去的意思……”不自觉地就被他吸引了过去。我挤过人群,站到他旁边仔细听了起来。他认真地讲完了那块石碑,要领着我们去下个地点,由于人多,我们临时自愿分两批听讲解,其中一批就跟着这个孩子。“这么小的年龄难道就不上学了?”我出于强烈的好奇,跟着他去了。也许是不信任的缘故,我们这一行跟过来的大概只有六七个人。出了祠堂门,我忍不住询问他上学的情况,他告诉我:他是志愿者,上高一,周六周日过来帮忙,今天学校还上课呢,所以是请假过来的,打车到这里有3小时的路程。听完他的话,我的职业病又犯了,心里不停地嘀咕猜测:上课还请假?成绩肯定不好吧……

这孩子继续领着我们几个走在极不平整的碎石头铺成的路上,穿梭于村落间,一路上耐心地应付我们的各种问题:石碑上黑色,被火烧过了?啥时候烧的?这路什么时候建的?空气中弥漫着的是什么气味?……在介绍“石头圣旨”时,我故意刁难他:“你有没有想过,照你这么说,难道古时候皇帝下个圣旨,都要拿个大车把这么重的圣旨运着走?你确定吗?”他被我问得一时语塞,答不上来了。我看到他太囧,就笑着说:“答不上来没事,你继续说!”一时脸红的孩子又断断续续地给我们讲着他所背过的历史故事。在回程的路上,他摘下头上戴着的黑色鸭舌帽,用两只手在反复地玩弄着帽子,折起摊开,摊开折起,一会儿又从这手抛到那只手,一会儿又反戴在头上,一会儿又取下,过了一会儿又主动讨好似地对我们说:“看到小溪没?顺流而下就是出去的路啦。”正想调侃他早就说过啦,就听到他自言自语地说:“算了,要投诉就投诉吧,反正我尽力了。”我听了不禁哑然失笑,还有点自责:原来这孩子一直在惦记着刚才没能回答我问题的事呢。于是我马上摆出一副让人不爽的老师腔调安慰他:“不会的,放心,只是旅客千千万,还是得多积累点才能从容淡定。”

很多时候人们总是对别人苛刻,就像我故意刁难那个有爱的孩子,来显示自己很有文化一样,其实那副模样是令人生厌的。而一旦自己犯错或者表现出怯懦,就会过多地袒护自己,甚至纵容自己。男孩子的耐心和不计较,其实在以柔以真待我,这让我反思了不少。其实,无论是出游还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多点灿如夏花的真诚和柔情,温暖了别人,也点缀了生活,那样,日子才会更令人沉醉!

记下这采风中不是风景的人和事,竟有一番胜过赞美千万美景的感慨……

责任编辑:汤鹄
相关阅读: 采风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