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在纸上的曼陀罗

核心提示: 在这个几乎全民电子阅读的时代,我还是那么近乎偏执地喜欢纸质阅读的方式,喜欢走进图书馆,徜徉在书的海洋,把自己衬映成一只孤鸿,饥肠辘辘,寻觅沁香的甘露;

■陈琴花

在这个几乎全民电子阅读的时代,我还是那么近乎偏执地喜欢纸质阅读的方式,喜欢走进图书馆,徜徉在书的海洋,把自己衬映成一只孤鸿,饥肠辘辘,寻觅沁香的甘露;喜欢宅在自己的书房,信手取下一本被翻出了毛边的书,就像面对一个经年老友,那份会心的欣喜和妥帖的慰藉瞬间让自己充满了满足和幸福。

手指与纸张摩挲的感觉竟然如同初恋,而那些读来唇齿生香的文字,或充满灵性地跳脱成珠玑,或缄默沉寂为一个智者,一行行、一列列,在纸张上如同一个个精灵,幻化成一株株绮丽至极的曼陀罗。曼陀罗是我最喜爱的花,无论世人如何解读它的花语,我都为它遗世独立的孤傲、冰清玉洁的美丽,心存一份圣洁的膜拜,而今因着我钟爱的文字,它们在我的精神世界里有了一种奇妙的交汇和重叠。

我爱书,尤其醉心于翻开它时沁人的墨香,每买回一本书,我必然会在第一时间打开扉页,虔诚地签上自己的名字,写上日期。这番仪式之后,它便完完全全属于我,成为我精神的伙伴抑或是灵魂的导师。白天,我把它放在贴身的包里,可随时随地翻阅,晚上,我把它放在床头枕边,与情节一同入眠。直至看完最后一页,它便成为熟稔的朋友,我将它珍藏于书房,按时间序列与其他书籍一起置放在书架上。累了倦了,或是一个人独处的闲暇,走进书房,用手抚摸一本本携带着时间信息、链接着某段记忆的书,内心便油然滋生岁月的厚重之感。因为,这一摞摞、一排排纸质书籍,有我青春少年时代寻梦逐梦的足迹,有我迷惑困顿之时徘徊怅惘的心绪,有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激情澎湃,有坚守情怀、不甘随波逐流的痴迷执著……每一本书都典藏着一段岁月,每一本书都承载着一个回忆,这一段段岁月、一个个回忆,其实就是我的命运步履、经历遭际,这些从少年时代就积攒珍藏的一千多本书,就像一盏盏灯火照亮并温暖过我黯淡的生命,让我在一路的磕磕绊绊中学会了用搏击的姿态砥砺前行,让我懂得了情感的力量和生命的意义,让我在关键的时候没有行差步错,留下遗憾和悔恨,让我最终成为一个真善美的忠实信徒,一个任由年岁侵蚀始终怀揣梦想、守着初心、不停追逐激情与希望的人。

因此,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我依然保持纸质读书的习惯,几乎成为一种执念。我依然乐此不疲地逛书店,制造与一本好书邂逅的际遇,体会来自纸质的页面上一行行文字带来的心动,体会不忍释卷、难以割舍、如同一见钟情的恋爱感觉,就像那一朵朵清妍绮丽、孑然孤傲的曼陀罗,曾让我一瞬惊艳、难以忘却。

于我而言,这是一种古老的方式,就像投入邮筒盼望恋人回信的一种甜蜜等待,就像倾听从前的马车吱吱转动的轱辘声,那种静好缓慢、几乎可以触摸的岁月和时光,就像现在慢慢翻过的一页页书,慢慢啜进唇齿的一口口茶,美好得令人叹息,也如同这草木渐黄的秋天,需以文火煮汤般的耐心,一点一点品读、赏阅这一日浓似一日的秋意流光。

于我而言,这是一种优雅的方式,一杯咖啡一壶茶,一本好书一枝花,如水般平淡的生活,因为这样的阅读方式散发出了一种婉约气质、贵族气息,不经意营造的诗意空间,让思想沉淀,让灵感造访,让一颗在繁复世事中日渐粗粝的心不知不觉焕发出温润的光泽。

于我而言,这是一种虔诚的方式,每一个热爱文字的人,内心都有自己的庙堂殿宇,都供奉着自己的神祇,就像一个真正的朝圣者,坚持自己信仰的方向,固守自己的朝拜的姿势,这种对于精神阵地的坚守恰恰是一种操守,我愿意我信奉的东西是自己心底里永远的阳春白雪,并愿意用自己的方式去捍卫、守护它,因此,我愿意做一个异己,在一本书的开合之间,体会我自以为是的快乐与满足。

我愿意,让绽放在纸页上的曼陀罗点缀余生,打开,心动;合上,幸福。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