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队里的“三卜”

核心提示: 什么是“三卜”?一是胡萝卜;二是红萝卜;三是白萝卜。

■赵理章

什么是“三卜”?一是胡萝卜;二是红萝卜;三是白萝卜。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所在的生产队有250余亩耕地。不能插秧的旱地,有几十亩的面积。这些旱地上,生产队里就安排种植些旱作物,如桑树、棉花、大豆、萝卜等。

到了农历六月,就可种萝卜,地方上有句农谚:“六月萝卜七月菜”,意思是每到农历的六月,就可以种植萝卜,农历的七月就可种青菜。种萝卜的田块,一般都是大豆成熟、收获以后的旱地安排种萝卜。有一个大豆品种名为“六月白”,是农历六月份成熟期。“六月萝卜”并不是说种植萝卜非得在六月里下种,这一说法,是劳动农民在农耕历史上,总结出来的一条经验,只能作为参考,而不是铁律。到七月八月萝卜仍可下种,不过是晚种晚收,产量质量没早种的好,早种晚种就是这点区别。

生产队种萝卜时,一般先种胡萝卜,因胡萝卜种植的面积,要比红萝卜、白萝卜多。那时生产队里集体饲养的猪、牛这些牲口,到冬季,胡萝卜是主要的青饲料。在六十年代缺吃少穿的时期,生产队的胡萝卜,有时也分配一些给社员充充饥,只有生产队的劳动力,才能享受到这福利,我们小孩是没有份的。在当时,有胡萝卜充饥,可算是奢侈品啦!

播种胡萝卜子的技术要求较高,每亩的种子数量,下种时不但要称重,还得一份种子搭配三至五份砻糖或荞麦壳与之搅伴,才可播种。如单播胡萝卜种,是把不住质量关的,因胡萝卜种子量小物轻,下播时会随风飘扬,种子如撒播不匀,就会造成出苗过密或过稀。播种萝卜的田块不能深耕,只能用锄头轻轻地刨锄田地表层的三至四厘米后,再加上家畜家禽农户的草木灰翻搅均匀,才可播下种子。深耕的田块种胡萝卜,反而质次量小,这就是农耕经验的奥妙所在。

胡萝卜出苗后,不需要田间管理,任其生长。不要除草、施肥、施药、浇水等。长成熟的胡萝卜,可边需边挖,也可在田里越冬至初春收挖。

生产队里红萝卜的面积,每年大约种三至四亩地,不超过五亩。红萝卜长成熟后,主要是分给农户,腌制萝卜干,按生产队里全体人员均分。留很少一部分,冬季民工开河(挖河)时食堂用菜。

白萝卜种植的面积就更少了,一般生产队种上一亩多地,每年种植不超过两亩,纯粹是为开河而种,因白萝卜是河工们的主要用菜。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凡到冬季农闲时,国家年年进行水利建设,疏浚河道,包括县、公社都有水利建设、挖河挖沟的指标任务。

红萝卜、白萝卜至深秋初冬收挖,不可在地里越冬。红萝卜成熟时必须起挖,否则会水份流失,导致萝卜空心,影响食用。如白萝卜在田里越冬,必须加盖稻草或草帘防止受冻。

红萝卜、白萝卜在管理方面,比胡萝卜要求高,随时要进行除草、除虫、浇灌、施肥等。出苗后的四至五叶期,要进行疏苗,把较密处的弱小苗疏散掉,如舍不得散苗,萝卜就长不大。

生产队里每年种植的三种萝卜,一直延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分田到户。当年“三卜”虽不是生产队的经济作物,但对集体的副业生产,以及农户家庭的生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