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存在风险被迫停止,希望退还所有爱心捐款
患病女孩要做一个诚信的人
本报记者 菀滢 旦平 见习记者 姚磊
殷思琪和爷爷。记者 菀滢 旦平 摄
一张桌子、两个人,看似单调的场景却包含满满的温情。“这是我们如意慈善的爱心款,一共5000元,麻烦你帮我们代交给小琪家人。”7月24日上午,如意慈善开发区分队的许晓带着爱心群友自行筹集的善款走进开发区联观村村委会。
许晓告诉记者,如意慈善组织在报纸上看到刊登的《祖孙相依为命,爷爷始终是她唯一的依靠》文章后,随即派人上门了解情况,然后决定捐献5000元爱心款。
今年16岁的殷思琪,年幼时因患有结核病,不仅影响了殷思琪的正常发育,还因为身体内有脓,导致殷思琪的左腿已近瘫痪,在她5岁时,被妈妈送回爷爷家,爸爸也从此音信全无。爷爷不离不弃将她捧在手心里,尽管生活艰辛,顽强的生命还在不断地抗争,如今,虽然经过治疗,结核病已经好了,但因为背上有脓,导致骨头变形,需进行矫正手术,且治疗费需要近20万元,沉重的压力一下子就压垮了这个家庭。
“报道出来后,我们村委会便收到不少爱心人士的电话,都是询问小琪的身体情况的。”联观村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孙风华告诉记者,短短几天时间,便有众多爱心人士打来善款。其中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姓戎的爱心人士,他一下子捐献了两万元爱心款项。
孙风华告诉记者,那天一上班,她便接到这位姓戎的爱心人士的电话,询问小琪的身体情况是否属实,当她告诉对方情况属实后,没过多久,一笔两万元的爱心款便打入了账号中。有位联观村村民来村委会办事时,询问了小琪的事情,当即掏出了200元现金让村委会代交给小琪一家人。村委会也对小琪的事情十分热心,在村干部会议上号召全体村干部踊跃捐款,当即便收到2000多元的爱心款。
不光如此,记者看到有关小琪事情的“轻松筹”发出,众多爱心人士纷纷献出了自己的爱心,爱心款中少的5元、10元,多的100元、200元,点滴付出汇成爱心的暖流,给予小琪与病魔抗争的力量。截至7月24日13时26分,获得2766次帮助,共募得107901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加油!”“加油!坚持就是胜利!”“祝你早日康复。”在轻松筹下方的评论中,记者看到爱心人士留下的一句句鼓励的话。
为了更加准确了解小琪的身体情况,记者跟小琪的爷爷殷国华取得联系。“我们是7月20号入住南京鼓楼医院,接受全面检查,做手术前的准备工作。”他告诉记者,目前小琪的身体状况不错,她很勇敢,如今正在等待医院安排手术的日期,很快就能做手术了。对于众多爱心人士的帮忙,他十分感谢。“真的是太谢谢这些爱心人士了。”他告诉记者,这几天已经有不少爱心人士到南京来看望他们,不仅送来了一些生活用品,还给他们送来了爱心款项,这让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倍增信心。
然而命运又对小琪开了一次玩笑。
“记者同志,你好,现在小琪的手术有变,专家经过会诊,发现手术风险太大,我们决定放弃手术。希望能够再通过你们,将捐款退还给爱心人士……”当记者收到殷师傅的微信时,内心是复杂的。得知小琪和爷爷已经从南京回到了家中,便联系了村委会再次去往他家了解情况。
“我们也很意外,原本已经确定了手术,并且已经住院11天,没想到会接到殷师傅的电话。”孙风华告诉记者,虽然当时南京鼓楼医院脊柱外科的专家对小琪的病情表示“虽很复杂,但可以做手术”,但最终经过医院两次专家会诊,决定放弃手术,并给出了每半年定期复查的结果。
8月6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殷思琪家,刚一进门,便看到小琪略感失落地坐在床头。“我们是带着满满的信心和五湖四海的爱心人士的关心到南京去看病的,刚住院时,专家便会诊了一次,因为不算详细,所以医生没有直接安排手术。但在7月27日,也就是第二次会诊时,医生给出了我们意想不到的结果。”殷国华略带哽咽地告诉记者,当医生告诉他,小琪脊柱变形太靠近中枢神经,手术风险极大,治愈的占比只有10%。当听到10%的康复时,殷国华瞬间觉得眼前一黑,内心是无法接受的。
虽然难过,但殷国华没有忘了帮助过他们、为他们捐款的爱心人士。“如今小琪已经用不到这笔钱了,谢谢大家,这笔钱我们不能要,把钱还给好心人吧!”随后,殷国华从身上掏出一个本子,上面记录了每一个捐款人的姓名和钱数,还有一些“无名氏”的捐款。
村委会为村民筹款治病至今,孙风华也是第一次遇见这种情况。她告诉记者:“考虑到老人因为小琪在南京住院、治疗期间花费了1万多元,我们村委会捐出的2000多元还是会给殷师傅,希望老人用这笔钱先维持家计。”孙风华说道。
随后,记者打开“轻松筹”软件,发现关于小琪的捐款已经发起了退还程序,而之前对小琪进行捐款的如意慈善和玉汝于成助学社将对小琪继续捐款。针对还有一部分通过银行卡账户转款的爱心市民,殷国华希望能够通过该篇报道,能让爱心人士与村委会联系,进行退还。“其实我们的内心除了遗憾,还有些许尴尬,毕竟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凑到了10多万元的善款,特别是在‘轻松筹’上看到许多不熟悉的人为我们证明,这也是我们没有想到的,如今悉数退还,像是浪费了别人的好意,搞了一次‘乌龙’。”殷国华说道。
即将进入高中生活的小琪也将与其他同学一样如期入学,殷国华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小琪能够尽快融入高中生活,努力学习,争取考上理想的大学,有个好前程。“毕竟我不能陪她一辈子,今后的路还要她自己去走,不能因为病痛就放弃生活。”而小琪则表示,要通过努力,过上正常的生活,同时照顾好爷爷。“从前都是爷爷照顾我,今后要换我照顾爷爷。”小琪说道。
请通过银行账号转账的爱心市民与联观村村委会联系,商议爱心捐款退还事宜。
村委会电话:86830858
●记者感言●
大爱无疆 诚信无价
“诚信”二字,是中国传统道德观里非常高的评价。百度一下,就可以看到“诚信父亲”“诚信夫妻”“诚信兄弟”新闻的层出不穷,让人感受到“诚信”的回归。当前社会正处在转型期,面对社会诚信的缺失,“捐肝救母”“退还30万捐款”的故事将会感动更多人认知社会诚信的潜质。小琪治病筹款,而后又无法医治,退还捐款这件事,在当事人和村委会看来,似乎有些尴尬,但却让记者感到敬佩,就因为诚实守信。殷国华爷孙坚守诚信的“死脑筋”令人感动,虽然生活困难,但是却不动用捐款,这种言而有信、恪守承诺的品行更加令人敬仰和钦佩。“退还10余万元捐款”,这本是中华几千年文化熏陶下最基本的做人原则,他们也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正是这没有任何惊天动地的凡人之举,在普通人眼里,令人感动:还有亲情,还有道德,还有诚信!
诚信,一向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在人与人之间,“诚信”二字超然于各种物质利益,自古使然。要做到这一点,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易,尤其在当下的现实中更不易。俗话说,物质利益可以让人变成魔鬼,也可以让人变成天使,《论语》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说的是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做人。一个社会也是这样,如果每一个人许下的诺言,都达到了社会道义约定的诚信准则要求,那么,所有人的诺言和愿望就都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将变得坦诚而纯洁,社会的关系就会变得有序而更加值得依靠。毋庸置疑,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人伦关系也复杂了。虽然,现代的一些人被物质利益蒙蔽了眼睛,短视,唯利是图,唯利是求,轻弃信义。但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社会的主流意识,仍是恪守诚信,许多动人的故事屡出不鲜。
《左传》云:“信,国之宝也。”也就是说诚信是治国的根本法宝。我们应认同社会责任,履行道德契约,营造和谐诚信的社会环境。大爱无疆,诚信无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