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章背后的民国丹阳慈善史

核心提示: 近日,笔者收到一枚民国时期的银奖章,直径6.5厘米。正面中间是一个双环圈,围着一个“慈”字形的类似会徽的符号,四周似莲花开出10个花瓣,花瓣里是按逆时针方向排列的10个阳文楷书大字:赠丹阳道院因利贷济处。背面光滑如镜,中心处戳有银章的制作方款识:丹阳宝庆。银章表面的原有鎏金稍许脱落,覆盖着岁月留下的巧克力色包浆,总体品相堪称完美。

近日,笔者收到一枚民国时期的银奖章,直径6.5厘米。正面中间是一个双环圈,围着一个“慈”字形的类似会徽的符号,四周似莲花开出10个花瓣,花瓣里是按逆时针方向排列的10个阳文楷书大字:赠丹阳道院因利贷济处。背面光滑如镜,中心处戳有银章的制作方款识:丹阳宝庆。银章表面的原有鎏金稍许脱落,覆盖着岁月留下的巧克力色包浆,总体品相堪称完美。

乍一看正面的文字,好像是赠给丹阳某个道教宫观内设机构的。然而,凭着本人浅薄的地域文化知识积累,丹阳并没有一座名叫“丹阳道院”的宫观,就算真的有,道院里面怎么会有类似金融机构的地方存在?我对此展开了研究,了解到“道院”这一曾经轰轰烈烈、又被历史遗忘的慈善组织。

道院,原本是道士修炼、居住的场所,然而,它还有另外一个义项。民国十年(1921),刘绍基、洪士陶、杜秉寅等人在济南创立了一个以“提倡道德、实行慈善事业”为宗旨的民间宗教组织,命名为“济南道院”。会员主要是军阀、官绅等,信仰理念以道教为主,倡导儒、道、佛、伊斯兰、天主教五教合一,从事慈善救济活动。济南道院设立后,全国各地纷纷效仿。民国十七年(1928),国内已有200余座城市成立道院。到了抗战初期,道院更是达到顶峰430余座。值得一提的是,道院的下属机构——世界红卍字会从开始便逐渐暂露头角。在济南道院成立的次年,即民国十一年(1922)9月,世界红卍字会筹备会在济南大明湖召开。后经北京政府内务部审批、备案,世界红卍字会中华总会在北京正式成立。世界红卍字会参照世界红十字会,以“促进世界和平、救济灾患”为宗旨,会长都是有名望的人担任,如曾任国务总理的熊希龄长期担任会长(连任3次),张作霖(道号敬修)、吴佩孚(道号智玄)等军政要员也充任名誉会长。在这种官民共同倡导的氛围下,世界红卍字会迅速在全国各地设立分会,分会领导人也多由当地实力派人物担任,逐渐构建起遍布全国且远及海外的慈善救济网络。世界红卍字会和道院是合二为一的组织。道院既萌生于前,又统摄于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红卍字会分会又可统称为“××道院”。因此,该银章所展示的“丹阳道院”即世界红卍字会丹阳分会,它是民国初期丹阳最大的慈善组织。

丹阳道院具体设立时间暂时无从考证,最早为民国十一年(1922),最迟不晚于民国十七年(1928),由于既不在民国版《丹阳县续志》起讫年代之内,又在丹阳存在的时间很短,以致于它没有见诸后来的史料记载。道院所辖的世界红卍字会分“临时慈业”与“永久慈业”,可见它应该是整合了之前大部分零散民间慈善组织的功能。“临时慈业”指在战祸、天灾时的临时救济,比如赈粮、施衣、施药、捐款、救护等等。当时正值军阀混战,每遇战事发生,即组织救济队,分医药、救护、掩埋、运送四组,驰赴战区,实施救护伤兵及难民,后方则设临时医院及收容所。据资料显示,民国十三年(1924)秋的江浙战争中,道院收容伤病难民共计18500余人,里面就包含了丹阳道院的救济数据。“永久慈业”指为帮助贫民而常年开设的卍字医院(施诊所)、慈善小学、育婴堂、贫儿习艺所、残废院、恤嫠局、恤产局、平粜局、因利局等。老银章上的“因利贷济处”即是因利局下面的一个附设机构,主要是给贫民无息贷款,使他们能够经营小本生意,一月后分期无利归还。

民国十六年(1927),国民政府定都南京。7月,江苏省政府公布《江苏省政府组织条例》,丹阳改县知事为县长,改县知事公署为县政府,内设民治、财政、总务3科,不久,改为第一、二、三科,其中救济就属于第一科的职责。次年,丹阳县救济院正式成立。由县政府第一科负责指导救济院开展慈善救济工作,正式将慈善事业纳入到官方事务中来。丹阳道院成了可有可无的社会化组织。

丹阳县救济院是官办的慈善机构,地址设在三板桥西麻油弄。首任院长陈松生,字寿山,陵口留墅陈家人,曾担任上海特别市政府一等科员、上海特别市党部科长、国军独立十一旅少校参谋。救济院除了性质是官办机构外,其职责与丹阳道院相差无二,也包含施医所、施粥所、育婴堂等分支机构。其中,施医所设有中西医门诊室,有医护人员6人,夏秋季增至15人左右,以慈善救济之名为群众防病治病,费用全部减免。同时,救济院还设有一个丹阳的特色慈善教育机构——啷当传习所,负责人是寄居横塘八里桥吴家村的丹徒人陈腊荣,专为那些贫苦盲人口授啷当,以养家糊口。

抗战时期,丹阳沦陷,丹阳县救济院的事务虽未中断,但遭受重创。战后,救济院被国民党县政府接收恢复,成了抗战胜利后丹阳慈善救济事业的主要实施者。接下来的国共内战,又让救济院毫无疑问地冲在了最前面。1949年初,丹阳县救济院被迫关停。

然而,官办的救济院虽然关了,民间的慈善却一直在行动,这依旧要说到此前被边缘化的道院,只不过这个时候人们已很少称之为道院。在几十年的动荡中,道院逐渐分化、异化,变成一个融道院、红卍字会、同善会等为一体的半宗教性质的民间组织,并逐渐被中华理教会丹阳分会、一贯道、大刀会等变相的秘密组织所吸收。

新中国成立后,世界红卍字会中华总会主动配合人民政府,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开展自我调整和改组,同时继续开展救济活动。但是,由于是日伪时期,一些道院负责人为了从事慈善救济而或真或假的变节,再加上国民政府覆荫的政治色彩,以及作为秘密会道门的宣扬封建迷信和反动行为,大部分红卍字会分会包括丹阳道院都被当作会道门而取缔。1953年2月,世界红卍字会中华总会在《人民日报》上接连公开发表声明,宣布自行解散。从此,各地道院销声匿迹,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尽管有污点,但道院曾经发挥的慈善引领作用永远闪烁着它的人性光芒。

一枚银章,见证了丹阳慈善曾经的辉煌;一腔慈怀,还将书写丹阳慈善暖暖的温情……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