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而奋斗

核心提示: 2018年7月6日,开发区工委组织大家学习观看了人物传记类影片《赵亚夫》,影片主要叙述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时代楷模”赵亚夫同志在句容农科所工作的奋斗岁月,在赵老光彩熠熠的众多头衔中,我发现了一个虽然朴实却最能触动我内心的身份——“农业专家”。

开发区纪工委 吉仲翔

2018年7月6日,开发区工委组织大家学习观看了人物传记类影片《赵亚夫》,影片主要叙述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时代楷模”赵亚夫同志在句容农科所工作的奋斗岁月,在赵老光彩熠熠的众多头衔中,我发现了一个虽然朴实却最能触动我内心的身份——“农业专家”。

何为专家?专家是指特别精通某一学科或某项技艺的有较高造诣的专业人士。一个人如果被冠以了“专家”这一名号,是对这个人在某一行业所作贡献的最高评价,其在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和艰辛也必定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然而在今天,“专家”这个词似乎变换了味道,有教人炒股赚钱的“专家”、有教人成功发迹的“专家”、有教人钻营取巧的“专家”……面对这些“专家”,我嗅到的是一丝功利,一丝浮躁,缺少的是一份质朴、一份赤诚。每当我逛到书店,林林总总的图书中,金融学、成功学图书读者甚多,技术类、自然科学类图书读者较少,畅销的书目中也只能零星发现一些专技类图书,可以说这是市场的选择,然而面对这样的市场选择,不禁让人唏嘘,“利益至上”似乎成为了这个高速发展社会的首要信条,造福社会的各类技术知识却不见得那么受到重视,而那些俯首砥砺,心存“匠心”的技术专家,也没有被给与这个社会应有的那份尊重。“专家”这个词放在这个时代似乎也渐渐黯然失色。

回到这部电影,“三农”问题是我国现阶段客观存在的问题,也是城市不断现代化,二、三产业不断发展过程中涌现的突出问题,谈到农村、农民,大家联想到的是落后和贫瘠,更有甚者将包含“农”字的字眼贴上“社会底层”的标签,这使得很多年轻人对于当农民、进农村存在内心的排斥,逐渐往城市转移。然而赵亚夫同志为了中国的“三农”事业兢兢业业数十载,从一个满怀家国理想的青年,到一个心系农民的老人;从一个西装革履的知识分子,到一个躬耕乡野的农技人员;从青丝到白发;从激情到豁达……影片中何政军扮演的赵亚夫在向村民挨家挨户推广农产品的时候,在我看来,他走过的不是乡间泥泞小路,而是通向内心信仰的大道,敲开的不是村民破旧的木门,而是打开幸福生活殿堂的朱门。当他披星戴月,夜半归来,伴随着推开办公室的那声“吱悠”,疲惫的身心才得以放下,在那无数的夜里,当他回想起白天的碰壁是否也会失落,是否也会迷茫,是否会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是否会黯然神伤……然而,不论夜晚的赵亚夫如何,白天的他永远是那个充满斗志和激情的农业专家。曾经有人问过赵亚夫同志,是什么力量使他在农业的道路上走了半个多世纪,他说因为农民太苦了,这个回答朴实无华却掷地有声,让人肃然起敬。通过赵亚夫同志的事迹,“专家”这个词在我的心里又重新褪去蒙尘,在稀疏的斑驳中投射出炽热的光。

相较于这个浮躁的社会,赵亚夫同志是一个踏踏实实站在地上的人,通过学习他的事迹,我们年轻人不禁会多一份思考,我们的人生应该如何去规划,如何选定人生目标,并为之奋斗。进入基层乡镇工作,平日里打交道最多的也是各村、社区的百姓,面对一些文化层次不高、沟通存在困难的老百姓,我们能否也能多向赵亚夫同志学习,秉持愚公移山的精神,做不通的工作多做几遍,讲不通的道理多讲几轮,并多结合一些村里常见事情来举例帮助老百姓理解,我相信当我们用心与老百姓沟通,用心帮助他们解决关心的问题,当我们和人民群众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信任友谊,基层工作开展得也会愈加顺利。除此之外,我们更要学习赵老钻研技术的本领,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知识和业务水平,不断地学习,做一个积极向上、严于律己的人,为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而奋斗。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