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中的革命化婚姻

核心提示: 20世纪七十年代,男女婚姻被时代浪潮改革推进,赋予了许多“革命化”色彩。

■龚小勤

 

20世纪七十年代,男女婚姻被时代浪潮改革推进,赋予了许多“革命化”色彩。

那个年代青年男女婚嫁在城乡有差别。城里青年结婚是紧赶形势,赶时代潮流又赶时尚,在机关和事业单位、工厂团委的支持下参加集体婚礼,一切事宜由团委主持操办,利用单位的会堂布置结婚殿堂。会堂中央贴毛主席像,四墙贴有亲朋好友、单位送来的新婚贺联,如“创业成家三十而立,喜结连蒂革命伴侣”。这天,新婚夫妇结婚还穿着和平时一样的衣服,胸前双双戴有大红花。

婚礼开始后,新婚夫妇步入礼堂,先向毛主席像三鞠躬,接着团委负责同志讲话,送上新婚贺词,送上革命的祝福。参加婚礼的同事还带来自编自演的小型文艺节目,有唱歌、相声,有诗词朗诵、说三句半的,演唱完毕,新婚夫妇相互向双方家长鞠躬、夫妇行鞠躬礼,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发喜糖,共贺新夫妇早得贵子,培养革命的接班人,然后送入洞房。

那时的城里人,青年男女婚嫁都在夜里进行,因为白天要抓革命促生产,人们把精力都放到抓革命上去了,努力去完成各项目标任务。虽然婚礼简单、平常,但很隆重,由团委主持,突出政治,以“紧跟革命形势”移风易俗。青年人感到时尚,做了移风易俗的带头人,还出了风头觉得幸福荣幸;老年人感到惊奇又稀奇,举办婚礼就这么简单,活了大半辈子,虽想不通,但也算开了眼界,解放了思想。

农村男女婚嫁与城里人相比有所不同,结婚都是在白天,婚礼上唱“东方红”,向毛主席鞠躬、学毛主席语录都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乡下人结婚要办喜席,男女结婚在这一天双都要办酒席,乡下人称“备酒席”,亲友来贺喜称“吃喜酒”。那时乡下备酒席是老一套六碗头,少数大户才办十二、十四、十六个菜的大酒席。那时因货物紧缺,有钱买不到东西,鱼、肉、鸡、鸭算荤菜,猪爪、猪肝、花生米、拷萝卜等算小盆,外搭配蔬菜,每桌上二三斤红白酒就算一席。且家里备酒,请厨师烧,虽菜肴简单,倒也热闹。

那时也讲究订婚仪式,一般女方要一两套衣料,十几斤糖,双方互相赠送红宝书和毛主席纪念章。除此之外,家庭条件好的人家,女方还会要一两斤毛线。另外还时兴女方送钢笔和笔记本给男方,笔记本扉页写“乘风破浪”“共同进步”“革命伴侣将革命进行到底”,“革命”味很浓。

“文革”时期,男女婚姻被阶级斗争所左右,阶级成分不合,观点、路线有异。“亲不亲、线上分”,常常为观点认识不同,夫妻反目成仇,互相揭发。一个小家庭也要严格区分界线,如夫妻界线、父子界线、兄弟界线、朋友界线、当权派界线等。“文革”中的情爱是禁区。那时男女婚姻首要的择偶标准,即看出身、看成分、看政治表现及家庭社会关系。工人阶级、贫下中农的成分是青年男女结婚的硬指标,无权无房并不重要,只要成分好,人品好就行。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现役军人更是吃香,是最佳优秀配偶。

那个年代是重阶级斗争的年代,地、富、反、坏、右是抬不起头来的,他们接受人民的监督和管制,他们的子女在择偶时就遇到不幸,即使男子高大英俊,姑娘貌美如花,也常常是俊男娶丑妇,靓女嫁恶夫,社会讽刺是“娶错媳妇、嫁错了郎,上代作的孽”。尽管不公平,但在那个非常时期,任何人都无奈。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