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端午节

核心提示: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端午节临近的早前几天,家家户户都有包粽子的习俗。大家首先到镇上买粽叶,有的人家也到沟塘边采摘些芦叶回来补充,包些小粽子,或包粽子时作添加叶使用,因自采的叶面很小。

■赵理章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端午节临近的早前几天,家家户户都有包粽子的习俗。大家首先到镇上买粽叶,有的人家也到沟塘边采摘些芦叶回来补充,包些小粽子,或包粽子时作添加叶使用,因自采的叶面很小。

端午节的早前几天,母亲就把早前保管在家的赤豆、糯米拿出来查看一下,看是否出蛀虫或有蛀洞,如发现问题,还得另作准备。反正,一到节根前,我母亲是最辛苦的,生怕我们过节时吃得不好。

包粽子的前一天,母亲先把粽叶整理一下,将粽叶一头的毛口剪平,大的与小的叶子分开,破叶黄叶捡掉。生粽叶先在开水中烫一下,再浸泡在凉水中。包前,赤豆用温水浸泡,糯米淘净沥干,包时糯米与赤豆搅伴均匀,一般十斤糯米不低于一斤赤豆,米与豆的比例,可根据各自家庭成员的喜好,增加或减少配比。

我母亲包粽子先包赤豆的,我们称之为豆豆粽,我们姐弟几个围在母亲的旁边,一年中只有在端午节时,才看到母亲包粽子,我们也才能吃上粽子。我们很兴奋、好奇,聚精会神地望着母亲,她的右手的食指与中指间夹着两张前后叠平的粽叶,左手手指轻轻卷起粽叶,粽子最下部的“脚掌”样成形后,随即加入糯米,装满后,用竹筷子戳几下压实,再加叶、装米,三绕两转把一只粽子包好了。

赤豆粽每两个系在一根绳子上,作为标记,便于挑选,豆粽包至糯米的一半时,余下包米粽。两种粽子包到临近结束时,母亲特意留约半斤多米,给我们几个小孩包些我们最欢喜的“小猪脚粽”,用一张小粽叶,弯卷一下,调一个方向再弯卷一次,形成两个角,把叶尖塞在角的叶层中,再用另一张叶,同样的两弯卷以后,双双加入糯米,十字对合扎紧,一只小四角粽形成,很像小猪爪。

粽子包好以后,煮粽子是一项细工活。端午节期间,正好小麦已上场,麦秸秆可作烧煮粽子的柴火,煮粽子不能长时间用旺火。母亲常挂在嘴边一句俗语:“千煮不如一焐”。旺火头锅烧开后,只需定时不定时加些麦子壳(俗称麦浑头)在灶膛里,让其用小火闷烧。煮烧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锅内添加水。粽子煮烧至半程时,加入生鸡蛋和咸鸭蛋,蛋加入锅的同时加足水,旺火烧开之后,仍用小微火焐煮。如傍晚时开煮,至深夜零时结束(六小时左右),灶膛停止加入柴火。

第二天早餐时,全家可享用香喷喷的粽子和鸡鸭蛋。由于受当时条件的限制,我家姐弟几个每人只能分到鸡鸭蛋各一个,当天早餐只舍得吃一个蛋,另一个放在母亲早前给我们用缝衣线编织的小网袋里,加上一个猪脚粽,挂在脖子上带到学校去,饿时再吃。蛋和小粽子挂在脖颈上,我们在同学的面前很是得意。

上世纪七十年代期间,生产队饲养的生猪在每年端午节宰杀一头,犒劳常年辛苦的社员,每个劳力分一市斤猪肉,小孩没份,家庭中有几个劳动力,就分几斤猪肉。我家只有母亲一个劳动力,只能分到一斤肉。生产队在村前的水塘里,再捕上一拖网鲢鱼,每个劳力不分男女分给一条。老百姓中有句俗语称:“一捋一把汗,全靠端午八月半”,意思是农民一年做到头,很辛苦没有好吃的,只有在这两节时,才能吃上一顿好的。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