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留下点什么”了吗?

核心提示: 最近,我市旅游协会召集有关人员讨论编写出版一本《漫游丹阳》的旅游手册。

卢一鸣

最近,我市旅游协会召集有关人员讨论编写出版一本《漫游丹阳》的旅游手册。手册的体例要求虽然不大,但给出的时间却很宽裕:三年,把工作做细,做实,做出成效,不着急。

说实话,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年代里,三年出一本手册类的工具书,可能会有人嫌其“慢”。但我听了却感到很欣慰,因为这不仅仅是慢工出细活的问题,更是一种心态和理念的问题,涉及到我们对自己在当下所做的每一件重要的事如何进行价值评估的问题。或者从某个层面上来说,我们的所作所为,能为社会,尤其可以为后人“留下点什么”?

如今许多地方在以往遭到人为毁坏的历史遗迹上大规模重新修造古迹,其志可嘉。但说实话,穿行在那些焕然一新的古建筑群里,我的内心是比较失落和木然的。冯骥才曾经在他的文章里批评过一些地方“为了GDP把古城古迹全破坏了,然后再来造假。但修起来的是毫无历史文化的东西……”。话说得很尖锐,但也很中肯。有一次我跟几位朋友去某地一处新建的老街参观游览,效果当然不很理想,朋友只好退而求其次地自我安慰说,一百年以后,它们就是“古迹”啦。

朋友的话其实是很耐人寻味的,我甚至认为道出了蕴含在那些“新古迹”中最具有核心价值的部分,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对那些几乎消失了的古迹遗址进行抢救性的修复重建,不光是对历史文化进行一种物质性的再现,并借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一个更重要的意义,恰恰在于为了给我们的后人留下一些宝贵的独一无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使我们代代繁衍的子孙后代成为有根的人,成为明白自己是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的有方向感的人。现在我们付诸实施的种种“复古”行为,某种程度上都是在对我们这个民族机体上曾经紊乱了的有些躁狂不安的精神脉络进行康复式的梳理和输血,从而使之逐步地健康起来。因此这些工作任重而道远,必须秉持伟大的工匠精神,立足现实,放眼长远,兢兢业业,扎扎实实,高标准、高质量画好每一张图,选好每一种料,铺好每一块石,砌好每一块砖,抹好每一道缝,造好每一栋楼,这样才有可能为后人留下点什么。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