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队里翻草塘

核心提示: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之前,我国的化肥工业尚不发达,农村农业生产方面的用肥,大都是农户家庭的家畜家禽、生产队牲口的粪便,以及河泥作为农作物的基肥。

■赵理章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之前,我国的化肥工业尚不发达,农村农业生产方面的用肥,大都是农户家庭的家畜家禽、生产队牲口的粪便,以及河泥作为农作物的基肥。

生产队的草塘(沤制肥料的土坑),小的长3米,宽1.5米,深0.9米;大的长4米,宽2米,深1米。草塘大部分开挖在靠紧水塘的田边,以便于罱上的河泥存放进草塘。每两至三亩地的面积,生产队都得安排开挖一个草塘,不靠近水塘的内田块边,按面积分布,也必须开挖一个草塘,便于在忙季运肥入田。

每年入冬前,生产队里都把靠近水塘的草塘罱满河泥,待来年开春时,再把已干结固块的河泥,用钉耙从草塘里扒挖到草塘边,草塘里的干河泥留下一小部分,这时往草塘里加水,水量注入至30至40厘米深时,不论气温有多低,不论是男女劳力,每人都得卷起裤腿,赤着脚进入草塘中,早春感觉冷水刺骨也得下去。大家用钉耙把干河泥在水中不停地反复“招扒”,稀释成泥浆后,再加入青草或青作物秸秆,如青蚕豆秸秆等,与泥浆搅拌。还有一种生产队大面积种植的,名叫“红花草”的青植物也可放进草塘沤制。红花草既可作肥料,也可作为牛、羊、猪的青饲料,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三年困难时期也被人用来充饥。

原草塘里的泥块稀释好后,再把岸边的河泥块放进去,继续稀释成泥浆,一层泥浆,一层青作物,在草塘里交替翻搅,全部的干河泥稀释搅拌好后,草塘里加满水,让其发酵沤制,翻好的草塘一至十天内不能断水。约隔三至四周,草塘断水干涸以后,再次进行同样的翻草塘,过程与先前如法炮制。每个草塘在三麦收割之前,至少得翻上三次以上,翻的次数越多,肥效越大。

翻草塘时最让人难以承受的是在加入牛粪、猪粪时进行揽拌稀释。当时生产队的劳动条件相当低劣,没有任何防护用具,脚套、袜套、口罩都没条件购置,特别是在阳光下,草塘里发出的恶臭味,让人们犹如站在粪坑里劳动。

生产队里安排翻草塘的劳力,一般都是青壮年,因劳动强度大,又脏又累,如不靠近水塘边,需把泥块担挑到内田间的草塘边,用的水也得一担一担挑进去,近的百米,远的百米之外,体力消耗相当大。每翻一个草塘,既定时又定员,小草塘两至三人,大的四至五人,每组每天必须完成两个草塘的任务,并且要保质保量,在作业期或完工时,生产队长或农技员来现场督查察看,如不达标,劳动工分要打折。

三麦收割后,农民用挑箕把草塘泥担挑到田间,倒在麦茬地上,每间隔约两米倒上一担。整块田倒满后,安排十三四岁的等外劳力撒河泥,泥块撒开,耕地的老农要及时犁地,把河泥覆盖在泥土下,以免阳光曝晒,肥效散发流失。

当年,草塘里沤制的河泥肥,是水稻生长的有机肥,当时草塘肥对农作物特别是水稻产量的提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积极作用。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分田到户后,生产队集体农田已分散耕作,生产队的罱泥船也已闲置废弃,农作物主要用肥由化肥替代。从此,翻草塘、用草塘泥作为肥料退出了农村的历史舞台。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