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丹阳万善塔

核心提示: 上世纪五十年代,学生除课堂上听老师讲课外,其他的知识都是来自父母的教育。母亲对我的教育大部分是口述故事,其中一则练湖宝塔的小故事,我至今印象深刻。

■史宗杰

上世纪五十年代,学生除课堂上听老师讲课外,其他的知识都是来自父母的教育。母亲对我的教育大部分是口述故事,其中一则练湖宝塔的小故事,我至今印象深刻。

母亲告诉我,练湖湖头,从前有一座练湖宝塔,宝塔旁边居住着一户贫农人家。有一年,久逢大旱,几个月没下一滴雨,粮食歉收。地主仍然强迫这一位贫农交租。人遇到荒年,全家人都忍饥挨饿,哪有地租粮交。这个狠心地主竟用残暴的手段把这位贫农活活地吊死在练湖塔下。贫农的妻子每天一开门,就见到练湖宝塔,一见到宝塔就触景生情,痛哭不已,为此哭坏了身体。她的儿子是一位年轻力壮的孝子,发誓要把练湖宝塔从自家门口搬掉。可是,那样高大的七层宝塔怎么搬呢?孝子左思右想,没有办法,就决定外出访仙,企图求得仙人的援助。有一天,这位青年孝子向东走,穿过丹阳古城,走到一处地方,见到一座桥。就在这座桥上,他们正巧碰到八仙之一的铁拐李,铁拐李嘱咐青年孝子回家用砻糠搓绳背塔。青年孝子立场坚定,回家竟一连搓了三年砻糠。砻糠被搓成粉,堆成山,背宝塔的绳子还是没有搓出来。铁拐李被青年孝子坚定的毅力感动了。一天,铁拐李经过练湖村,给青年孝子送来了一张仙符,嘱咐孝子贴在自己的胸口上,于某月、某日,在丹阳、丹徒、金坛县农村朝每头耕牛的屁股上拍三下。青年孝子借助于铁拐李的仙符伸力,竟在一夜之间跑遍三县,并拍遍三县所有耕牛的屁股。当天晚上,所有被拍过屁股的耕牛都吃力地喘着气,好像比耕田还要用力。第二天一早,练湖周围的老百姓发现练湖宝塔不见了,只见练湖宝塔的旧址,成了一条绳子形状的砻糠路,一直铺到丹阳东门城外。练湖宝塔竟然高高地耸立在京杭大运河旁边。铁拐李帮助练湖孝子,借助三县所有的耕牛,用砻糠绳把练湖宝塔从西门搬到东门。

同时,母亲还告诉我,青年孝子遇到铁拐李的那座桥叫博望桥,也被后人称呼为访仙桥。从那时起,丹阳就出现访仙的地名了。

1973年冬,按照丹阳县委的部署,城乡各地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深入开展”批林整风”运动。丹阳县委组织部根据县委的安排,在东门党校开办了青年干部培训班。城乡各地来学习的同志,自带行李以及生活用品,住在党校半个月。练湖农场党委派出六位青年干部参加培训,我也在其中。我们按照通知要求及时到东门党校报到。当我进入党校大门,两棵高大的银杏树挺拔参天。东门党校河对岸的丹阳宝塔,也被我收入眼中。

上世纪七十年代,东门城外尹公桥南边仍然是一片农田,我利用学习的空余时间迈出党校大门,通过尹公桥,从北岸走向南岸,寻找走向丹阳宝塔的道路,我走到丹阳宝塔下,看到宝塔四周一片荒凉,宝塔身下遍地散落着乱砖、碎瓦和烂掉的木椽。隆冬季节,已经掉下叶子的灌木一丛一丛生长在宝塔周围,枯死的萝藤缠绕在灌木上。纵观丹阳宝塔是砖身木檐楼阁式,七级八面,塔身向下而上逐渐收进,面门与高度自下而上逐渐收小,瘦长的塔刹置于塔顶,塔刹直指天空,数百年的风吹雨浸,丹阳宝塔原有的木檐楼阁全部坍塌,仅留下一个似烟筒状残破的塔身。塔身上下,小鸟、小草安了家。小鸟在塔身上下飞进飞出打斗戏闹,枯黄的小草在塔身上下左右摇摆随风起舞。丹阳宝塔已失去了昔日的风光,向人们述说着岁月的沧桑。

1985年,丹阳县委组织人力修缮宝塔,丹阳宝塔以崭新的面貌屹立在人面前。丹阳市人民政府以宝塔为核心,开辟万善公园,为丹阳人民又增添了一处休闲观光的好地方。

少年时期,我听母亲口述的宝塔故事,随着认识的提高,我才知道宝塔的故事,原来是流传在丹阳西门外一带的美丽传说。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