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陵大吕“石字碑”打捞出水

核心提示: 一块见证古村千年历史的古碑刻,1966年被“红卫兵”当做“造反”对象而被摧毁,从此沉睡水塘整整52年。最近,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和文物古迹的重视,在干群的倡议努力下,古碑被打捞出水,成为当地津津乐道的话题,这是记者昨日从延陵镇大吕村获得的消息。

石沉水塘半个多世纪,重见天日见证古村悠久历史——

延陵大吕“石字碑”打捞出水

本报记者 殷显春 通讯员 孙洪如

图为“石字碑”碑身和部分文字。

记者 殷显春 摄

一块见证古村千年历史的古碑刻,1966年被“红卫兵”当做“造反”对象而被摧毁,从此沉睡水塘整整52年。最近,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和文物古迹的重视,在干群的倡议努力下,古碑被打捞出水,成为当地津津乐道的话题,这是记者昨日从延陵镇大吕村获得的消息。

打捞出水再现“尊容”

在延陵镇大吕村,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1966年前,村东一直矗立着一块高大的石碑,这碑气势恢宏,雕刻精美。当时,这块位于大吕村通道边的碑是进村的必经之地,也是村里悠久历史的见证。由于石碑上雕刻着文字,当地人习惯称其为“石字碑”。

然而,就是这个让村里人感到自豪的古碑,却在一夜之间被扣上封建主义的帽子,成为“四旧”对象,瞬间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1966年下半年的一天,一群“红卫兵”找来很粗的绳索,七手八脚套在石碑上,随着“一二三”一阵吆喝,石碑轰然倒塌,石碑全部倒进紧挨着的水塘内。

也正是由于石碑整体掉入水中,从而避免了“文革”中像其他石刻那样粉身碎骨的命运。此后的半个多世纪中,石碑的中间主体部分被用作过码头,后再次沉入水中。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文物古迹受到妥善保护。“石字碑”作为大吕村的重要文物古迹,时常被村里人惦记着,要求重新打捞妥善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在此情况下,大吕村党总支书记韦梅芳顺从民意,委派大吕村支部书记张金照、村委会原副主任殷炳照以及村老年协会会长殷柏林等组织打捞。

今年3月20日上午11时许,经过前期筹备,“石字碑”主体部分终于被打捞出水,妥善保护在村委会内。

碑文诠释古村美景

据了解,“石字碑”分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这次被打捞上来的是碑身,也是碑的主体,为台锥体青石,自下向上收缩。经测量,碑身长3.06米,底部边长0.48米,上部边长0.48米。记者看到,背的正面是“石敢当”三个大字,已经模糊不清。其两个侧面分别刻着“一水环蓝”、“三山耸翠”八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据村上老人回忆,“石字碑”的碑首长约1.2米,上面雕刻着仙鹤和祥云图案,如今下落不明。底座仍在塘中,底座和碑身之间是凹凸卯榫连接。底座上原有四个雕刻着祥云的“石鼓”,但“石鼓”早几年已经落入文物贩子手中。

据村民介绍,“石字碑”是古代大吕村“风水石”。古人比较迷信,讲究风水,村东原筑有俗称“龙埂”的土围栏,“石字碑”就位于“龙埂”的东南侧,村里人认为,“石字碑”可以辟邪,挡住坏气入村,保一方平安。在大吕村,至今可以看到老宅底部有条砖,上面刻有“泰山石敢当”字样,在其他地方老宅中也能看到,这跟“石字碑”上“石敢当”是一个类型。

比较有意思的是石碑上的一副楹联:一水环蓝,三山耸翠。据考证,这跟大吕村的地理位置有关。大吕村位于古老的“万顷洋”,相传这是一块“船基”地,每当洪水泛滥,大吕村四周白茫茫一片,而大吕村却像一艘浮在水面的船,安然无恙,这就是“一水环蓝”的由来。而“三山耸翠”是指从大吕村向西眺望,能够看到茅山、花山、方山三座青山的美景。

据介绍,“石字碑”始造年代不详,但这次打捞碑身后发现,其碑身有“民国戊×年重修”字样,经考证,应为民国戊辰年(1928年),可见其重修年代距今正好90年。

古碑引出悠久历史文化

古碑重新出水,引起了大吕村干群极大的热情,如何妥善保护“石字碑”成了村里热议的话题。有村民提议,可结合村东兴建村民公园时,将“石字碑”重新树立,建亭保护,重新成为村中的重要文化景观,并争取申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今年83岁的张须男老人告诉记者,有关“石字碑”,民间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民间传说。他从小就听说,有一位天神经常乘坐“三郎船”,一路敲锣打鼓来到万顷洋。“三郎船”经常会到村上捉人,为了防止被捉,大吕村民建造了“石字碑”,为“三郎船”靠岸拴揽绳,这样就不会在大吕村捉人了。

我市文史学者认为,“石字碑”的打捞出水,为大吕村悠久历史增添了新的文物佐证。大吕村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古村落。根据1917年《吕庄殷氏族谱记载》,东汉末年,谏议大夫殷封为避党锢之乱,慕季子高风,弃官挈家属南渡隐居丹阳延陵季子庙附近。东晋时,曾任晋陵太守(治所在今镇江市)的殷仲堪同样慕季子高风,葬于季子庙北侧,其子孙在墓旁筑庐而聚。北宋初年,其后裔殷仁安成为延陵吕庄(今大吕村)殷氏的一世祖。因此,大村村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南宋初年,张氏定居吕庄村,后繁衍成为地方大族。清朝末年,大吕村的名将张得贵为国家屡建战功,官至总兵,被封为“毅勇巴图鲁振威将军”,被载入《丹阳县续志》。

同时,“石字碑”重新面世,也为研究我市吴文化和古地名万顷洋历史提供了新的依据。唐代著名书法家张从申面对万顷洋的美景,曾题写“登览之胜,遥碧远明”八个大字,刻碑保存在延陵季子庙,成为一景。如今,“石字碑”上“一水环蓝,三山耸翠”楹联,为万顷洋历史提供了新的佐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