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增效唱响“绿色兴农”曲

我市春耕备耕工作见闻

核心提示: “春分”已过,“清明”将至。春耕备耕工作已在我市全面展开。近日,记者在乡村走访时发现,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少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在抓好春季小麦、油菜田间管理的同时,及早落实,优化品种布局,调优种植结构,推动春季田管和春耕生产有条不紊地进行,全力促进种植业提质增效,唱响了“绿色兴农”曲。

本报记者 须俊 旦平

油菜花盛开

记者 佩玉 摄

 

“春分”已过,“清明”将至。春耕备耕工作已在我市全面展开。近日,记者在乡村走访时发现,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少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在抓好春季小麦、油菜田间管理的同时,及早落实,优化品种布局,调优种植结构,推动春季田管和春耕生产有条不紊地进行,全力促进种植业提质增效,唱响了“绿色兴农”曲。

眼下,正值小麦拔节孕穗期,望着田间葱郁的小麦,访仙镇池塘村的种粮大户袁金芳喜不自禁:“目前,我的小麦长势总体情况普遍较好。”老袁今年种植了400多亩小麦,主要种植镇麦10号、宁麦13这两个优质品种。他告诉记者,由于田间地势高低不平,生产情况也有所不同,但预计总体产量要比去年好。当前,袁金芳正抢抓农时给小麦施肥、除草,加强田间管理。说起接下来的备种情况,袁金芳告诉记者,他今年将继续种植镇稻19、南粳5055等优质水稻品种。“去年,我就试种了这几个品种,发现产量还不错,今年打算继续种下去。”

“今年小麦的普遍产量都会比去年高。”开发区前马陵村小丫家庭农场负责人魏国良笑呵呵地告诉记者,他刚从田间回来,看到小麦长势喜人,他很高兴。今年他一共承包了100多亩农田,其中近50亩种植了小麦,“我去年11月10日小麦便已经种植结束了,由于种植时天气、时间节点都比较适宜,所以小麦目前长势喜人。”魏国良表示,若是到时小麦市场价格达到他的心理预期,他便卖出去,若是价格不合适,他就将小麦存储在家中,等到市场行情好转再出售。谈及今夏水稻种植啥品种时,魏国良告诉记者,他已经种植了3年南粳46,去年产量颇丰,亩产量达1300斤,今年他将继续种植南粳46这一品种。“我是这样打算的,预计4月25日育秧,5月18号就插秧。”他告诉记者,南粳46因为生产周期长,属于晚熟品种,所以要早种植。目前,他已备足春耕种子及其他农用生产资料。

而今年选择休耕而没有种植小麦的司徒镇“乐天地家庭农场”农场主马锁才告诉记者,“休耕并非让土地荒芜,而是让过于紧张、疲惫的土地休养生息,让生态得到恢复,从而有助于粮食生产。”接下来他打算种植1000多亩水稻,全部种植南粳46这一优质品种。进一步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标准化技术模式,做优优质稻米品牌。

促进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发展,是我市部分家庭农场做优稻米文章的一大亮点。导墅镇下琴村丹美家庭农场的稻虾种养基地内,农场主贺一兵告诉记者,他的110亩稻田综合种养农田并没有种植小麦,而是继续选择养殖小龙虾。

去年,在市、镇农业部门的支持下,贺一兵在当地率先搞起了稻田综合种养项目,探索出了一条稻田养虾、虾养稻的良性循环之路,成为镇江市首批实施稻田综合种养的家庭农场之一。“今年我除了继续实施稻田综合种养项目外,还带动了周边2名种植大户进行稻田综合种养。”

说起稻田养虾带来的甜头,他告诉记者:“稻田养虾能一水两用,节水节本,最大的好处是龙虾生长过程中,水稻不使用化学肥料、农药,真正产出优质、无公害的龙虾和稻米,稻米没有农药残留,品质自然提高了,去年我的‘丹熙’牌稻虾大米,在本地及周边取得了良好口碑,并被镇里推介为当地的土特产。比起单一水稻种植,稻田养虾亩均利润可达2000元左右。”

贺一兵告诉记者,为继续做优做强稻田综合种养的品牌文章,今年,他的基地正打算申报农业“互联网+”项目,通过建立农产品追溯信息化系统,对基地的稻米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监控,让消费者通过手机扫描就能定时查看,确保稻米安全可溯源,保证其真实品质。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