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糖佬”的往事

核心提示: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本飞机在苏北淮安一带狂轰滥炸,当地一大批农民被迫背井离乡,流落到苏南丹阳。

■石生根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本飞机在苏北淮安一带狂轰滥炸,当地一大批农民被迫背井离乡,流落到苏南丹阳。其中,他们中很多人进了“箩行”,从事独轮车装卸运输,成了“箩行脚夫”。另一部分人在城北考场落户,种田务农。还有10多家在老北门大桥南河沿城墙脚下落户。他们生活极度贫困,往的是低矮的茅草房。为了生计,他们做起了换糖生意,社会地位低下,被人称为“换糖佬”。

每天清晨,他们就起床忙碌起来,将从米厂购进的麦芽糖,加上少量的苏打粉,均匀搅拌,用小火煎熬一个多小时后,再在其正反两面散上一层滑石粉,以防粘凝。最后他们将做好的圆形糖饼,装在箩筐的木框上,并在糖饼上盖上一层纱布。天蒙蒙亮,他们带上一点干粮,挑起一副箩筐,就急匆匆地赶路下乡。一进村,他们就大声吆喝:“换糖喽,好吃的糖呵……”许多小孩闻声蜂拥而来,有的拿着几只牙膏皮,有的拿着破纸盒,有的拿着破铜烂铁前来换糖。“换糖佬”一手拿切刀,一手拿锤子,根据小孩手中东西价值高低,切糖给小孩。小孩吃到香脆可口的糖,高兴雀跃。

做换糖生意有一个规矩,不收小孩拿来的有用东西,不赚黑心钱。有的小孩瞒着家长,从家里拿来钢筋锅、完好铁器等东西来换糖,他们都回绝。小孩家长知道后,臭骂了一顿小孩,并连连点赞他们。他们经常遇到一些老人带小孩玩耍时,小孩见到糖,就纠缠老人哭闹要吃糖,老人身无分文,一筹莫展,此时他们主动送上一小块糖给小孩吃,老人过意不去,赶回家盛一碗大麦粥给他们充饥。他们将收来的废品卖给供销社废品收购站。平常做换糖生意一天下来最多赚一、二块钱。遇到逢年过节,农村一些人家宰猪杀羊,他们以糖换取羊毛、猪皮等,生意好的时候可以赚上五六块钱。

古人云,世上最苦三样事,打铁、撑船、磨豆腐,而“换糖佬”更是苦上加苦。赤日炎炎的盛夏,骄阳似火,他们顶着烈日,头戴破草帽,光着上身,下穿短裤,脚穿草鞋,大汗淋漓,全身被烈日晒得黑黝黝的。数九寒冬,天寒地冻,他们头戴老人帽,身穿破旧棉袄,腰系一根布带,脚穿破球鞋,冒着刺骨的寒风,脸上被冻得发紫。他们风里来,雨里去,每天下乡奔波五、六十里路,最远跑到埤城、后巷一带。他们披星戴月从鸡叫忙到鬼叫。夜幕降临,他们挑着一副沉重的箩筐,拖着疲惫的身子,踏着沉重的步子往家走,到家后就“瘫”在床上……

“换糖佬”老前辈,由于长年劳累过度,积劳成疾,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都相继离世。他们的后代继承父业,从事换糖生意。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和提高,物质生活必需品大大丰富,换糖生意逐渐清淡,“换糖佬”最后歇业在家。镇政府十分关心照顾他们的生活,他们绝大部分被安排在城镇企业。他们有了固定工作和收入,生活逐步改善,原有的茅草房改建成砖砌平瓦房。到了九十年代,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城河路拓宽改造,丹阳县中扩大用地,他们的房屋被拆迁,安排住进小区住宅楼,从此过上安定、舒适、幸福的生活。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