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生态养殖,率先培育蟹苗,让黄埝村水产养殖合作社养殖的螃蟹线上和线下销售火爆——

地产大闸蟹,塘边卖火了

核心提示: 正是菊黄蟹肥之际,珥陵镇黄埝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郭锁连的螃蟹基地异常忙碌

正是菊黄蟹肥之际,珥陵镇黄埝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郭锁连的螃蟹基地异常忙碌,每天都有来自我市及周边县(市)的客户前来购买他的大闸蟹。“往年我养殖的螃蟹一般在10月中旬上市,今年9月28日在部分母蟹刚成熟之际就有客户提前订购,虽然我的螃蟹批发价格比其他养殖户要高出几块钱,但产品一直不愁卖。”郭锁连说,他走的是一条通过生态养殖以品质取胜市场之路。今年,除了规格小点的螃蟹销往金坛市场外,其它规格稍大点的蟹全部被老客户上门订走。

11月28日上午,记者来到郭锁连的养殖塘口,放眼望去,一方40亩的蟹塘波光粼粼,塘岸边不时可看到一只只已爬上岸的“蟹将军”在散步。刚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培训归来的郭锁连告诉记者,作为我市螃蟹养殖示范户和渔业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这几天在高校课堂经过系统培训,进一步坚定了他生态养殖的信心。谈起今年的螃蟹养殖,老郭一脸喜悦地表示:“今年螃蟹生长情况较好,预计每亩蟹的平均产量有300多斤。”

今年夏季的持续高温天气,导致部分养殖户的螃蟹产量受损,为何他的螃蟹养殖丰产态势喜人,其秘诀何在?记者在探访中发现,这一方面得益于老郭对蟹塘的科学管理,另一方面是他率先培育优质蟹苗带来的结果。“去年和前年,我的螃蟹养殖产量不是很好,主要原因还是苗种引发的问题。”郭锁连带着记者在蟹塘四周边参观边介绍说,在找到问题的症结后,他果断决定自己培育苗种,这片新开挖的占地4亩的池塘就是专门用以培育蟹苗的。“以前从外面进的蟹苗是‘统货’,杂七杂八的不好分拣,使得苗种规格很不整齐,加上水体不适应,会造成应激反应,蟹苗质量也就难有保障了,而现在通过引进蟹子(河蟹大眼幼体)培育扣蟹,大大提高了蟹苗的质量。”

除了培育河蟹苗外,坚持生态养殖也是郭锁连多年来的做法。他告诉记者,这些年通过对螃蟹等水产品养殖经验的不断总结,黄埝村水产养殖合作社已形成一套技术规程,合作社建有自己的冰库,螃蟹养殖饵料全部采用小海冰鱼及加工后的南瓜、玉米等杂粮,不用任何颗粒饲料及添加剂。同时,他还在自己的蟹塘附近打了四口深井,通过定期换水改善水质,避免了带有污染的河水对螃蟹造成危害,使得螃蟹的品质、产量、规格都得到了提升,消费者购买后很看重他的螃蟹品质。由于品质好口味鲜美,郭锁连的大闸蟹广受客户欢迎,形成了固定的客户群体。

为了叫响地产螃蟹的品牌,提高合作社水产品的美誉度,郭锁连在三年前就给大闸蟹注册了“思味斋”商标,还尝试网上经营,拓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业务。负责网店经营管理的是郭锁连的儿子郭利莎,他在淘宝网、拍拍网各开设了一个店铺。“线上销售和线下销售不同,线下交易主要以大螃蟹为主,线上销售以2.5两~3.5两规格的公蟹为主,价格相对经济实惠,容易被普通消费者接受,产品远销浙江、四川、安徽等地。”正在蟹塘边接收订单的郭利莎说,去年的洪涝灾害导致大蟹上市量少,价格高,而今年情况正好相反。由于不少螃蟹养殖户追求养大蟹,再加上螃蟹生长后期阳光充足,今年大规格蟹市场销量猛增,其价格则较往年同期下降了30%,像3.5两母蟹卖到160元/斤,4.5两公蟹卖到130元/斤;中小规格螃蟹由于今年上市量减少,价格较为稳定,销售也很抢手,像2.5两母蟹和3.5两公蟹分别卖到18元/只,2两母蟹和3两公蟹也卖到12元/只。

(董国良 蒋须俊/文 萧也平/摄)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