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心灵向往的净土

■毛月香

世界喧嚣、人心浮躁,每个人都在向往一片心灵的净土,踏上山清水秀的世外桃源,或漫步在小桥流水的古镇,回归原地,心灵暂时宁静后,新一轮的浮躁、迷茫卷土重来。

直到恋上图书馆,感悟到,那方安静的角落才是心灵上真正的净土。

走进图书馆,原本只是想让孩子爱上阅读,最终却给自己的心灵找到了一份久违的归属感。

图书馆里除了书还是书,除了安静还是安静,在这里语言是静寂的,流淌是凝滞的。它犹如茫茫大海,让我的思想和灵魂在其中尽情涤荡、畅游。

午后,缕缕阳光轻柔地斜照进来,洒在带着墨香的书面上,一脉脉泛着水墨清香神秘优雅的气息,与我内心深处某个尘封的角落遥相呼应。只愿此生,都能融入这个小小的宁静的世界,一方安静的角落,一本赏心的书籍,还有一个沉醉不倦的我。

丹阳图书馆原本在万善公园的城墙下,具有古色古香气息,城墙拆迁后,图书馆搬到了牛郎织女那,虽路途远了些,可丝毫挡不住我向往的脚步。

十几年了,里面的工作人员从意气风发的中年人到了青丝渐灰的退休年龄,却总是一如既往的热情、耐心。有两次孩子把书弄丢了,按照借书说明,三倍价钱赔偿,里面的工作人员却给了我购书最优惠的网站,让我从网上买一本还进去。

图书馆一年到头天天可以读书借书,连春节都不休息,便民箱的物品应有尽有,热水、老花镜、拐杖、轮椅、雨伞、针线……里面冬暖夏凉,十分舒适。

即便有这样温馨安静的环境,可阅览室里只是稀稀落落坐着一些头发花白的老者,电子阅览室,因为没有年轻人的阅读,更是无人问津。借书室,陪借的家长等待着孩子却是一脸的茫然和不耐烦。

什么时候起,我们已丢失读书的心境。在喧嚣浮躁的城市中,人们与许多原始的生命渐行渐远,汽车代替了行走,电视代替了观察,网络代替了交流,物质代替了精神。相比手机、电脑、电视、夜总会、麻将馆,图书馆已成了失乐园,曾经我们愿意花租金去租书而如痴如醉地阅读,现在图书馆免费开放,却门可罗雀。我为图书馆的命运感到悲哀,为我们不爱阅读感到迷茫。

那天,一位护工推着轮椅,喊了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帮忙一起抬着轮椅上了二楼的阅览室,轮椅上的老人心满意足翻起了书籍,推轮椅的男子对工作人员言谢着,在一旁耐心地等待老人,那一刻,我心都融化了。

还有一次,下大雨,我借了书刚想走,从门外闪进一个人,解放鞋上全是泥巴,他局促不安地操着外地口音问工作人员,有没有余秋雨的《借我一生》和《千年一叹》,我想这人应该是外地在丹阳工地上的打工族,那一刻,我感动得想流泪。

原以为,阅览室的盲人阅读区只是摆设,直到看到真的有盲人在不停快速地摸着盲文,面带微笑,如痴如醉,那一刻,我心里豁然一亮。

图书馆里看到的这一幕幕,如同久雨的阳光,久旱的雨露,温暖滋润了我阴沉的心灵。我们不可否认时代的进步,但我们知道有的东西是永远不能被代替的,如一片纯净的自然,一本泛黄的旧书,一首经典老歌。即使我们再怎么拥有时尚的外表,内心深处还是执着红袖添香的雅芝,青梅煮酒的风趣,还有雨夜读书的清幽。

走在路上,看到路边多了许多小木房的便民图书室,心里顿时暖洋洋的,现在每个社区、农村大队部,都设立了图书室,目的就是让人们爱读书,多读书。希望它们不是摆设。

图书馆——公共文化的使者,一个产生思想的地方,是心灵的真正净土,让我们走进它!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