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粟与丹阳的姻缘

核心提示: 刘海粟(1895—1992)字季芬,斋名“艺海堂”“存天阁”,江苏武进人,六岁读私塾,十岁进颜色正学堂。

■朱金富

刘海粟(1895—1992)字季芬,斋名“艺海堂”“存天阁”,江苏武进人,六岁读私塾,十岁进颜色正学堂。十四岁到上海学西洋画,是世界公认的艺术大师和先驱。他在上海学西洋画期间曾与丹阳有着一段姻缘故事哩。

《丹阳古今》载,清宣统三年(1911年)的春天,在上海学西洋画的刘海粟突然收到一封家书,要他立即回家一趟,在朋友的催促下,他匆匆地踏上了西去的列车,直赴常州。一路上,海粟无意流连江南农村春色,心烦意乱。从这封不长的家书中,海粟似乎看到他父亲严厉的眼神,不由一阵寒颤。

海粟记得两年前父亲亲自为他聘下了丹阳东门林家高屋的二小姐。林家是丹阳的名门望族。自清初以来,便有“林半城”的雅誉,林友筠先生在清末时曾任宁波知县。林先生和海粟父亲是多年的至交,再说林二小姐惠娟虽是林家姨太太所生,但自幼好学,也称得上是知书达理的闺秀,刘、林两家门当户对,这桩亲事也遂了刘父的意愿。

果然不出海粟所料。就在回家的当晚,躺在病榻上的父亲让海粟过来,不容置辩地坚持为他完婚。那年,海粟刚18岁。

成亲那天晚上,海粟始终不肯进洞房,任凭家人说破嘴皮也不动心。而这时洞房里的惠娟孤独地伴着一对燃烧着的龙凤花烛,泪水夺眶而出。过了二更,惠娟遣贴身丫头给海粟送去了一串钥匙,意思是,我嫁过来,便将终身随你,现在让你进洞房,随嫁来的所有财物都归你管。不料,海粟不领新娘的情,把钥匙掷在地上,不满地说:“啥人要你们的东西!”惠娟听后好不伤心,执意连夜赶回娘家,被海粟的姐姐慕慈及伴娘连劝带哄,情绪才算安定下来。

三天后,惠娟带着丫头回了丹阳,林先生听了女儿满肚子委屈的诉说却没有丝毫责怪海粟的意思,他边劝慰女儿,边写信邀海粟来丹读书。可巧的是,海粟收到信后立即动身赶往丹阳,并在林家的书房住下,这不能不让惠娟以为海粟回心转意了。谁知道,海粟并没有去看惠娟和林先生,竟独自出了林家大门。后来,林先生才知道,海粟这次来并不是为了惠娟,而是来寻他的表妹杨守玉的。海粟和杨守玉青梅竹马,自小在一起念书,算命先生的一句话使这门亲事就此作罢。海粟连寻两日不果,当得知杨已避他去了上海时,竟不辞而别,离开林家又赴上海。

刘海粟这一失礼激怒了林先生,女儿被平白无故地退回娘家,如今海粟这等无理,若让外人说来,这把老脸何在?他当即给刘父写了一封词锋森严的信,数落刘教子不严,损害了两家的名声。刘父读信更为恼火,不顾年老体病,只身追到上海。海粟深知父亲的脾气,他自己回避,尽让些朋友、友人在饭店招待父亲吃饭,一连几天刘父气也消了大半。再听这些朋友说海粟“眼光远大”、“前途无量”、“先创业再回家”之类的话儿,竟怒气全消,但坚持要海粟到丹阳当面向林先生赔罪解释,否则脱离父子关系。

在海粟无计可施的时候,林先生收到刘家的来信,便也赶赴上海。当他看到海粟节衣缩食,刻苦学画,过着清苦的生活,没有再多说什么,留下了几十块大洋,就回了丹阳。不久,林先生收到海粟的一封信,在表达对岳父的感激之情后,请求恩准他离家为艺术而奋斗。林先生权衡再三,回信道:“你可以自由了!”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