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马甲”,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核心提示: 据7月20日的《丹阳日报》头版报道,77岁的志愿者孙金妹不顾自己年迈和天气炎热,乐当社区文明创建“啄木鸟”。

据7月20日的《丹阳日报》头版报道,77岁的志愿者孙金妹不顾自己年迈和天气炎热,乐当社区文明创建“啄木鸟”。文明城市创建期间,她每天穿着志愿者的红马甲,在丁巷组巡查,用实际行动改变一些人的陋习,为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目标而出汗出力。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期间,我市街头巷尾涌现了不少“红马甲”,俨然成为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他们像孙金妹一样冒着高温酷暑,不辞辛劳,默默无闻地清洁垃圾、维持交通秩序、劝诫不文明行为,城市因为有“红马甲”而变得更加干净卫生,城市生活也因为有他们而井然有序。但笔者感慨并疑惑的是,文明城市创建之后,“红马甲”是不是会消失?如果“红马甲”不在我们身边了,每一位市民是否依然还能自觉地延续、保持文明习惯。坦而言之,像孙金妹这样的志愿者毕竟很少,而单纯靠行政推动,由政府主导和组织的志愿者活动往往需要耗费较大的成本。

若要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政府有关部门的正确引导。其实,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并不在一时一刻,文明城市形象也不在于短期的装饰。塑造城市良好形象,贵在坚持、持之以恒,关键是咬定目标、苦练内功,建立城市长效管理机制,即政府部门应多在宣传教育上下功夫,多在管理考核上下功夫,多在平时点滴里下功夫,全面提高市民的素质,让每个市民都成为“红马甲”。如此文明创建才是抓铁有痕、扎实有效,这样的文明创建才会深入人心,从而实现创建的最终目标;同时,我们的城市呼唤像孙金妹这样的志愿者,为此,政府有必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从物质到精神等层面,让“红马甲”们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感受到单位组织的温暖,感受到社会公众的尊重,而不仅仅是自身单方面的一味付出。

真心希望更多的“红马甲”闪耀在我们城市的每个角落,无论是在创建期间还是创建之后,“红马甲”能永恒地成为我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虞伟林)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