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与马相伯的渊源

核心提示: 1941年3月,“民盟”成立时的名称是“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当时参加的党派有中国青年党、国家社会党(后改称“中国民主社会党”)、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后改为“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华职业教育社(马相伯为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发起人之一)、中国乡村建设协会。

1936年,沈钧儒、邹韬奋等“七君子”入狱,马相伯多方营救。次年七人获释后,前往看望马相伯,合影留念。

黄炎培

1941年3月,“民盟”成立时的名称是“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当时参加的党派有中国青年党、国家社会党(后改称“中国民主社会党”)、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后改为“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华职业教育社(马相伯为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发起人之一)、中国乡村建设协会。1942年,沈钧儒领导的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故有“三党三派”之称。1944年9月10日改为现名。现在“民盟”的成员,主要是以从事文化教育方面工作的社会精英阶层所组成。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们丹阳籍著名教育家马相伯与民盟中两个人有着几段鲜为人知的渊源。

其一是沈钧儒。当年在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号召的影响和推动下,北平、上海、天津、武汉等地相继成立了群众性的各界救国会组织。中共北方局负责人刘少奇提出应在上海设立“全国各界救国会”,以推动全国各地的救亡运动。1935年12月12日,上海文化界马相伯、沈钧儒、李公朴、章乃器、陶行知、邹韬奋等280多人联名发表《救国运动宣言》,旋即成立“上海文化界救国会”。1936年1月28日,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宣告成立。1936年5月31日,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60多个救亡团体的代表,共70多人在上海开会,马相伯、沈钧儒、章乃器、陶行知、邹韬奋等人发起组织的“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在上海宣告成立。大会讨论通过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大会宣言》、《抗日救国初步政治纲领》等重要文件,选举沈钧儒、章乃器、李公朴、史良、沙千里、王造时等14人为常务委员,决定创办《救亡情报》作为该组织的机关报。

其二是黄炎培。马相伯创办的震旦学院的第一批学生,包括蔡元培、黄炎培、胡敦复、邵力子、徐季龙、翁文灏、李叔同、于右任等人,而“民盟”第一任中央主席黄炎培就读于南洋公学时,结识了比自己年长四十岁的马相伯。自此,黄炎培和马相伯开始来往,日后成为忘年交。黄炎培第一次见到马相伯是在1901年,当时马相伯62岁;黄炎培最后一次见到马相伯在1938年,那年马相伯99岁;1939年,马相伯100岁时去世。黄炎培与马相伯随着交往的增多,感情逐步加深,四十年中,黄炎培在马相伯91岁、95岁、96岁、99岁和100岁时,分别写诗祝寿。黄炎培一生写过18首祝寿诗,其中有5首是给马相伯写的,记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感情。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