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十年代写春联

核心提示: 有两位私塾老师曾经教过我父亲,一位是朱渊,另一位是冷志和。这二位老先生是何许人也?

有两位私塾老师曾经教过我父亲,一位是朱渊,另一位是冷志和。这二位老先生是何许人也?

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丹阳古今》。这一部书中记载着:朱渊,字理泉,号漱石。丹阳后观村人。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擅长草、篆书法。十八岁为塾师。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赴金坛府试,考中第一名秀才。当时的郡首王仁堪见其才学出众,补授廪生。辛亥革命后,当选江苏省参议员。

国营练湖农场编纂的《练湖志》1988年版,练湖人物中,冷志和,字雪琴,练湖前东岗人,为清代末年秀才。他一生以开馆授学为业,在丹阳、丹徒一带农村颇有声誉。

朱渊是清朝廪生。冷志和是清朝秀才。他们在民国五年(1916)共同修订,重版的《练湖志》、《练湖歌叙录》。民国十六年(1927),他们又在一起担任《丹阳县续志》的分纂工作。

我父亲就是在这二位私塾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夏练三伏、冬练三寒”刻苦地练习书法。由于常年累月坚持练毛笔字,我父亲的书法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在练湖前东岗村,居住有一百几十户人家,能像我父亲书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的男人,可以说“凤毛麟角”。

谚语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寒冬腊月,对书写春联的人来说,是一种来严峻的考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一个没有空调的时代。我小时候见证着父亲书写春联的情景,被冻得红红的一双手,不时地放到嘴边上吹吹暖气,继续在八仙桌上裁红纸,在砚台研磨墨宝,用毛笔继续为乡亲书写春联。越临近春节,我父亲越忙,来我家的人也越多,有乡亲送红纸给我父亲书写春联的,也有的乡亲从我父亲手中拿走已书写好的春联。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这也成为当年练湖前东岗村一道明亮的风景线。

 

责任编辑:汤剑蕾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