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阴雨天气致秋收秋种推迟

今年秋粮有望获得丰收做好水稻抢收和小麦适期播种已成当务之急

核心提示: 当前已进入秋收秋种的关键时节,随着水稻的成熟,我市秋收秋种工作即将全面展开。但受近期持续阴雨天气影响,水稻收获期将比往年有所推迟。如何抢晴好天气、抢雨隙开展抢收抢种,事关全年农业生产的大局,也备受农民关注。记者就此走访了市农委专家。

0

当前已进入秋收秋种的关键时节,随着水稻的成熟,我市秋收秋种工作即将全面展开。但受近期持续阴雨天气影响,水稻收获期将比往年有所推迟。如何抢晴好天气、抢雨隙开展抢收抢种,事关全年农业生产的大局,也备受农民关注。记者就此走访了市农委专家。

“抢”字当头,做好水稻机收

虽然6月下旬的连续阴雨给水稻栽插、生长带来了影响,但全市认真落实“以秋补夏”号召,全面开展了秋熟“超产增收”行动,加之7月中下旬以来天气持续晴好,温高雨少光照足,水稻长势喜人,呈现穗数增、粒数减、结实率增、产量增的态势,目前秋粮丰收在望。据农委测产,全市水稻单产可达到640多公斤,比去年略有增加。

“前一阶段的持续阴雨天气,一些田块水稻已出现穗发芽,而据天气预报,未来一段时间仍以阴雨天气为主,将会加剧穗上发芽,出现穗发芽必然会影响水稻的品质和收购,所以针对目前的特殊情况,做好水稻的抢收工作格外重要。”市农委主任陈龙指出,各地务必高度重视,抢晴好天气、抢雨隙开展抢收工作。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户尤其是种植大户都明白:只有适期收割、适期播种,才能高产稳产。

针对持续阴雨造成田间湿度大,对秋收秋种开局不利的状况,各地要组织力量抓紧开展清沟理墒,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并做好收割作业的组织,全市53万余亩水稻要力争在11月20日前完成收割任务。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发挥我市专业大户投资的546台粮食烘干设备的作用,帮助其他缺少烘干设备的种粮大户解决收、晒难的问题,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适期播种,提高秋种质量

据市粮作站专家介绍,今年我市夏粮减产,原因之一是去年水稻秋收迟、小麦播种晚、播种质量不高造成的。对于今年的秋种工作,各地要超前谋划,抓适期播种,牢牢掌握明年夏粮生产的主动权。

今年我市小麦播种面积稳定在45万亩。根据常年农事要求,我市小麦最晚要在11月30日前播种结束。对12月1号仍未播种的或常年小麦亩产低于250公斤的田块,不提倡再种植小麦。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今年秋播,全市主推扬麦20、扬辐麦4号,扩大示范种植扬麦23、镇麦10号,品种布局强调一镇一品,禁止“多、乱、杂”。

为提高秋播质量,我市将继续加强农机与农艺融合,积极推广小麦机械化种植,发挥现有小麦复式作业播种机和开沟机的作用,提高机播小麦面积;大力开展小麦高产增效创建活动,全市将创建3个部省级万亩示范片,要求每个镇(区、街道)都要建1~2个千亩示范片;同时加快发展“五有五统一”专业化服务,狠抓秋种质量和一种就管,强化田间沟系配套,秋种后及时开好“内外三沟”,做到旱能灌、涝能排。

面向市场,调整种植业结构

秋播是一年农业生产的起始点,也是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最佳时机。市农委专家提醒各地,要适当调减低产低效小麦面积,优化品种结构。同时,要加快种地养地相结合,积极发展“粮食+绿肥”、“粮食+蔬菜”等模式,因地制宜探索实施耕地轮作休耕试点,提升我市耕地质量。

围绕市场需求,积极发展经济作物,提高种植效益,不失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一条好路子。

各地要充分利用冬闲田,搞好冬季农业开发。丘陵山区可大力发展应时鲜果、优质茶叶、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平原地区可通过种植蔬菜、饲料、豆类等作物,充分发挥轮作的优势,提高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此外,还可结合“特色小镇”建设,围绕“特色”求发展,坚持“一村一品”、“一镇一特”发展思路,打造优质茶叶、应时鲜果、有机蔬菜、休闲农业等产业。(束旦平须俊汉平佩玉文/摄)

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在我市水稻综合示范展示基地考察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