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三措并举为文物古迹撑起“安全伞”

核心提示: 近年来,我市在文物保护工作中不断推陈出新,通过聘请文保员和以奖代补政策的出台,一大批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

监控设备

监控设备

维修一新的开泰桥

维修一新的开泰桥

核心提示:近年来,我市在文物保护工作中不断推陈出新,通过聘请文保员和以奖代补政策的出台,一大批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截至2016年8月底,我市给全部121处文保单位,以及部分“三普”文物新发现点安装了160个监控摄像头,同时将在9月份给全市文保员、文体中心主任等配备62部APP终端服务器,以便24小时对全市文物实时监控。省文化厅副厅长龚良如此评价:丹阳文保单位监控工作是一大创新,不但全省领先,在全国也走在了前列。”

缘起:文物保护刻不容缓

丹阳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素有“江南文物之邦”的美誉。我市文保单位主要分碑刻、建筑、遗址、宗教等类型。目前,我市共有121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1处,江苏省文保单位9处,镇江市文保单位11处,丹阳市文保单位有90处。

近年来,随着全社会对文物的关注,文保工作备受重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文物被毁或者遭到破坏事件时有发生,留下了种种遗憾。

在所有被破坏文保单位中,位于荒郊野外的墓葬最为突出。2015年4月,有文保员反映,位于我市建山的明代御史孙方墓附近有施工项目开展,危及文保单位安全。文广新局立即派工作人员现场调查并下发了停工通知书,并要求开发公司委托专业资质公司对孙方墓周边环境进行恢复。

其实,这已不是孙方墓第一次遭到破坏。2014年3月,有网友微博爆料称孙方墓被严重破坏,墓前的明代石马、石虎被人恶意砸坏,砸坏的马身和马头都倒在地上,石虎底部也被切开位移,墓冢附近还有两个深不可测的盗洞。据悉,孙方墓近年来多次被盗,损坏情况严重。文广新局有关人士表示,由于孙方墓地处位置偏僻,保护难度大,聘请了业余文保员巡查,但成效并不大。

孙方墓被盗并非孤例,十多年来,延陵九女墩、开发区三女墩等土墩墓都出现过严重险情。但由于文物面广量大、地理位置偏僻等种种原因,长期以来,文物保护难度不小。仅靠文保人员的巡视已难以满足当前的要求,文物一旦被盗或被破坏,将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

技防:监控全覆盖开创文保单位新局面

前不久,我市文物工作人员通过监控视频发现,开发区某遗址边缘遭到破坏,随即到现场后发现,原来是工程取土;前阶段黄梅季节中,丹北镇的文物控制单位“九十九间半”古建筑出现部分坍塌现象……

这些文物损坏现象都是第一时间通过视频监控发现的。为了更加高效、全面地做好文物安全保护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对文物安全监管的有关要求,结合丹阳文物保护单位的分布特点,市文广新局与江苏有线丹阳分公司采用“以租代建”的模式,对全市121处文保单位,安装了160个智能高清监控探头并接入我市公安实战平台、镇江文物安全综合管理平台。监控安装后,将利用视频智能分析系统进行实时的动态视频分析,对越界、区域入侵等异常的情况自动进行报警,以便文物管理人员从被动的实时查看监控及事后的录像,改变为主动的视频智能分析、预警,大大提高文保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对文物的危害和影响。

在技术方面,我市文物保护单位的视频监控摄像机全部采用200万海康威视高清智能摄像机,可以对视频图像划分虚拟黄线和警戒区域,当发生有人入侵等突发事件时,可实现报警。在夜晚无环境光的情况下,也可保证图像效果。同时,该工程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云计算技术、移动通讯技术、GPS定位技术等,基于An-droid系统进行开发建设,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实时视频、报警联动等信息移植到移动工作平台。届时,文物管理人员通过PAD、智能手机客户端软件即可浏览、查询相对应的监控视频图像,实现多种移动终端的支持和拓展,提升文保管理水平。

目前,160个监控点位安装、调试已完成,并接入我市高清云存储监控视频平台。监控过程中,按照街道、镇、区划分区域,按照文保单位级别和门类进行区分,实时监控,上传文保员终端设备平台,画面可以回放,同时和文保员巡查相结合,保证文物安全。

人防:48位精干文保员上岗

实现监控全覆盖的同时,我市积极调优配强文保员队伍,充分发挥社会人员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作用。

事实上,早在本世纪初,我市就率先在全省聘请文保员,对南朝陵墓石刻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今年以来,我市对文保员队伍进行了调整,清退了部分年龄偏大人员,从新闻媒体、网民、历史文化爱好者等市民队伍中精心选择了一批热心文物、懂文物的社会人士进入文保员队伍,并与文广新局签订聘用书,形成对我市地面文物的监管网络。为提升文保员的专业素质,文广新局还组织了2次专业培训,还将给文保员配备APP终端设备,可实时浏览文保单位的视频监控情况,及时、动态地掌握文保单位的情况。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推进全市文物安全工作,我市还将文保单位纳入公安治安巡查范围,与公安部门合作打击文物违法犯罪行为,并建立文物安全综合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推进全市文物安全综合管理工作。

根据要求,公安部门将属地内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纳入基层派出所的治安巡查范围,并落实相关巡查要求。各派出所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巡查工作要落实责任,形成巡逻检查台账,接到报警后,要在第一时间赶至现场处置。文广新局将认真落实《丹阳市文物保护巡查工作制度》,加强巡查和业余文保员的管理,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和当地公安部门通力合作,互通情况,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息共享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做好文物安全工作。

政策:以奖代补,文物修缮步上“快车道”

为了进一步加大对我市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力度,依据法律法规,结合我市文物保护实际情况,我市出台了《丹阳市文物保护工程以奖代补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文物项目进行奖补。去年奖补资金达100多万元。

在这一利好政策的激励下,我市文物修缮工作驶入了“快车道”。自2014年以来,我市分别对束锡琦民宅、大同观、贡氏书院、嘉山寺、中共丹阳第一个支部旧址、开泰桥等文保单位进行了修缮,并分别予以一定的资金扶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以去年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契机,我市还积极推进“红色工程”,启动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修缮工程,今年5月该工程修缮结束,即将报省文物局验收。

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文物,根据轻重缓急,市文广新局工作人员进行实地走访和调研,将全市文保单位保护现状、产权关系进行了梳理,排出了近三年的文物修缮计划。

今年,我市将对张家大院、华东财经委旧址、三吕”故居等进行修缮。其中,建筑面积1033.27平方米的市级文保单位张家大院是我市市中心仅有的保存较好、规模较大、具有地域代表性的民国老建筑,对于研究丹阳地区民国大型民居建筑的布局、形制、建筑工艺有较高的价值。该修缮工程是今年的市政府重点工程,总投资3000多万元。保护利用张家大院,既是传承我市优秀文化遗产的需要,也是展示丹阳地方文化、提升我市文化品位的需要。”市文广新局有关人士说道。

据悉,该工程在对文保单位进行修缮保护的同时,还将对周边环境进行整治,由东南大学专家进行规划编制。目前,工程正在推进之中,将最大限度地保留历史特点,还原民国老建筑的风味。华东财经委旧址、三吕”故居建设修缮工作也在有序推进之中。

此外,为了防止建筑类文保单位遭到破坏后无法修复,市文广新局还委托专业公司制作了CAD档案资料。目前已完成了45处建筑类文保单位的CAD保护方案制作。

“在技防、人防、政策利好等多方给力之下,我市文物保护网络不断织密,为全市文物撑起了一把‘安全伞’!”市文广新局有关人士表示,下一步我市还将继续做好城区文物保护规划编制、乡村聚落和遗址保护规划编制等工作,进一步保障好文物基础工作,促进城市发展与文物保护相协调,在城市建设传承历史文脉,彰显现代丹阳的历史人文底蕴。

(符云莹 殷显春 蒋丹 文/摄)

责任编辑:汤剑蕾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