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孩子“聪明药”,家长该吃药

核心提示: 近期微信朋友圈中多篇文章曾提到“聪明药”。有文章宣称“学生、科学家都在吃”,有文章描述称,“聪明药”可以“显而易见地提升认知能力和注意力”,是“智力药丸”,并表示“这种药物表现出来的副作用非常小”。

近期微信朋友圈中多篇文章曾提到“聪明药”。有文章宣称“学生、科学家都在吃”,有文章描述称,“聪明药”可以“显而易见地提升认知能力和注意力”,是“智力药丸”,并表示“这种药物表现出来的副作用非常小”。

孩子聪明不聪明,学习成绩、工作业绩好不好,除了少数人似乎有“与生俱来”的天赋,绝大多数人、更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后天良好的社会、家庭教育环境,和个人的努力与勤奋,包括系统、刻苦的智力训练,和长期不断的知识与经验的积累。在通往聪明与成功的路上,并没有什么捷径可走,爱因斯坦曾说过,“成功是一分天才加九十九分汗水”。

幻想通过服用“聪明药”,打“聪明针”,就开启了“智力密码”,就让大脑从此变得“聪明”起来,恰如古代神话故事或者炼丹术中,通过吃蟠桃、吃金丹来谋求“长生不老”,同样不切实际,荒诞不经。

调查发现,朋友圈“聪明药”一般来自海外代购,是指莫达非尼和利他林两种药物,主要用于对抑郁症、持发性嗜睡和多动症等疾病的治疗。在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认定中,网上某商家出售的“聪明药”仅是一款“膳食补充剂”。有专家解释,一些多动症患儿服用“利他林”之后,“粗心大意、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状明显改善了,成绩也自然有了显著的提高”,而莫达非尼“是一种中枢兴奋药,能让服用者保持清醒和警觉”,这两种药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被放大宣传后,“聪明药”一说由此得来。

可见,所谓的“聪明药”,不过是用来治疗小儿多动症、抑郁症等的药物或兴奋剂。但在“功效”被无限延伸放大后,成为了神奇的“聪明药”,其实是夸大不实的营销炒作,误导了广大家长和消费者,涉嫌虚假宣传和虚假广告。

同时,“聪明药”作为抗抑郁和中枢兴奋的处方药,医院并不会轻易开具,因为长期服用不但不会变“聪明”,还会导致“神经过敏、焦虑、头疼、失眠等症状,甚至更严重的会出现神经错乱的情况”。

我国严禁个人或未取得相关审批手续的企业销售药品,而网上、朋友圈兜售的“聪明药”,显然缺乏相关审批和规范,不但存在相当的假冒伪劣、侵害健康安全隐患,还涉嫌违法犯罪,破坏药品市场和医疗管理秩序,将面临多重法律后果。

根据广告法、食品安全法等,虚假食品药品广告的制作者、发布者、经营者、代言者,除依法承担受害者损失外,还将承担相应的行政处罚和“罚一赔十”的民事连带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还将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药品管理法、刑法,未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生产、经营药品的,将依法予以取缔,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货值金额两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聪明药”刷屏、泛滥,喂孩子吃“聪明药”,营销炒作、虚假宣传、违法经营的唯利是图者该“吃药”,盲目跟风、“拔苗助长”“盼子成龙”的家长们也该“吃药”。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