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庄湖,抗日“火种”在此孕育

核心提示: 抗日战争时期,庄湖村一度成为新四军第一支队和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开辟茅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活动中心地区,在较长的时间里成为新四军第一支队和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及地、县党政军领导机关的宿营、办公地,也是恢复、开展苏南地区党建工作的发源地,苏南地区第一个党支部在此建立。庄湖

潘家祠堂第二进拆除前的照片

潘家祠堂第二进拆除前的照片

当年的潘家祠堂只剩下一堵断墙

当年的潘家祠堂只剩下一堵断墙

记者在庄湖村潘维武老人家调查抗战历史

记者在庄湖村潘维武老人家调查抗战历史

延陵镇庄湖村是丹阳南门外第三大自然村,这里湖塘纵横,白鹭蹁跹,景色秀美,是我市有名的湿地。抗日战争时期,庄湖村一度成为新四军第一支队和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开辟茅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活动中心地区,在较长的时间里成为新四军第一支队和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及地、县党政军领导机关的宿营、办公地,也是恢复、开展苏南地区党建工作的发源地,苏南地区第一个党支部在此建立。庄湖,这片芦苇遍布的革命乐土,就像是丹阳的“沙家浜”,革命的火种在此孕育、燃烧,在新四军抗日斗争中写下精彩一页。


  寻访当年的潘家祠堂遗迹
  庄湖村现属延陵镇宝林村,8月25日上午,记者一行驱车来到庄湖村东,当年作为中共苏南特委的潘家祠堂旧址就在这里。遗憾的是,时过境迁,潘家祠堂旧址已难觅踪迹。昔日三进十五间的大祠堂,在“文革”至本世纪初因建设需要被陆续拆除,记者从祠堂原址上兴建的老年活动室内,倒是见到了潘家祠堂第二进拆除前的照片,依稀可见当年的原貌。随行的市史志办退休干部贡义林就是庄湖村人,他指着老年活动室和前方的水泥场地告诉记者,当年,潘家祠堂就在这个位置,过去规模很大,建筑也很考究。沿着老年活动室向后,贡义林突然兴奋地指着一堵废弃的墙说:“这是祠堂后进的院墙,当年的祠堂就延伸到这里!”这时大家才发现,祠堂竟还留下了半截后墙,祠堂后的一条小路如今也因荒废而杂草丛生,由于依傍着一处私人旧宅,这面墙才未倒塌。蔓草断墙中,美丽的喇叭花沿着墙体内侧攀长上来,越过墙头垂到地上,淡紫色的花朵耷拉在墙头,叫人看了不甚喜爱。
  今年78岁的退休老师潘维武就住在离潘家祠堂旧址不远处。他介绍说,当年日本鬼子曾在延陵地区屠杀过无辜的平民,但大家却没有畏惧,相反,都坚决地站到了新四军这边,与日寇进行斗争。潘维武说,大约是在1939年,日本鬼子得到消息,说东庄湖村藏有新四军,于是来村里搜查。“当年,小鬼子进村之后,有个神智不太好的村民告诉日本人,说新四军的枪支就藏在水塘里。于是,日本兵逼着村民去打捞,可是一无所获,日寇恼怒之下准备屠杀百姓。就在这时候,有村民告诉日本人,说那个村民是疯子,满口胡话。半信半疑的日本人又向那人追问枪支的下落,结果被告知枪漂走了。日本兵觉得此人真的是脑子不好,只好悻悻离开。”

  庄湖村堪称抗日“革命摇篮”之一
  党史研究专家贡义林介绍说,抗日战争爆发后,庄湖村在抗战中成为新四军、战地服务团活动中心。
  1938年6月22日,陈毅亲自跟随部队到达丹阳延陵,曾指出:“延陵地区是我军东进苏锡常、北渡长江的必经之地,是茅山和各地抗日根据地来往联系的交通要道。”陈毅在延陵活动后不久便视察了庄湖村,看到庄湖村所处的地理位置比较好,又是一个比较大的自然行政村,便于新四军部队宿营、开展活动,军政首脑机关设在此地较为安全妥当。
  庄湖村离延陵镇不太远,西近宝堰、东临珥陵,位置较为适中。此村又是沟通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村前有一个较大面积的大湖,而且湖中有很多芦滩,滩上生长着茂盛的芦苇,可以作临时掩护之用;村后有古人筑成的土城墙(俗称“土垅埂”),土垅埂上有多棵高耸挺拔的大树,枝粗叶茂。一人爬上树去站岗放哨,可以目测十几里远。另外,这里沟塘纵横密布,交通便利,村西只有两座桥可以进出通行,且村前大湖中间筑有一里多长的土石堤,是行人上街往来必经之道,在湖边堤头站岗把守,作战时能攻能守。村民思想淳朴,抗日情绪高。东西庄湖村中砌有贡氏和潘氏两大宗祠,都是三进五间大房,建筑面积大且富丽考究,是利于新四军部队开展活动、宿营的好地方。陈毅即决定将一支队军政机关和新四军延陵战地服务团办公地移驻庄湖村潘氏宗祠。
  6月25日,军政机关移驻庄湖村后,中共东南分局派出吴仲超率领的部分干部也随同新四军一支队一起行动,同驻东庄湖村潘氏宗祠。也正是在庄湖村,陈毅在庄湖村赵康兆家约见了管文蔚,陈毅高度评价了丹阳抗日自卫总团在丹北地区抗日斗争中所起的作用。7月,中共东南分局为迅速发展苏南敌后地方共产党组织,加强共产党对抗日斗争的领导,即以新四军战地服务团的名义在延陵地区展开活动,积极发动和组织民众抗日,并着手开展地方建党工作。首先在开展抗日斗争基础好的庄湖村物色了抗日积极分子,发展了贡松川、贡炳武、贡和喜、贡双贵、贡金仙(女)、贡明狗、韦福海、韦如金等人参加了共产党,同时建立了苏南地区第一个党支部。中共东南分局为强化和统一苏南地区党对抗日斗争的领导,在庄湖村成立了中共苏南区工委。9月18日,中共苏南区工委正式改为中共苏南区特委,统一领导京杭国道以东、长江以南、丹金公路以西、溧武公路以北的茅山地区中共组织,向北开辟丹北地区党的工作,向东开辟丹金武地区党的工作,为开辟和巩固茅山和丹北抗日游击根据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村民盼复原潘家祠堂进行革命教育
  1940年6月15日,为开展苏北地区抗日斗争,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和民运工作队离开延陵庄湖村渡江北上。新四军第一支队和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在丹阳活动近两年的时间,在庄湖村宿营、办公,与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情感。现在每当一些老人回忆起当年陈毅、吴仲超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庄湖村的活动,与民众打成一片的情景,都津津乐道。建国后,这些在庄湖村待过的革命前辈不忘故地旧情,时常故地重游,进行访贫问苦,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深受百姓好评。如今,潘家祠堂旧址已经成为了村里的老年活动中心。对此,潘维武老人介绍,祠堂第一、三进在“文革”时早就拆除,后来仅存的第二进也破破烂烂的,2002年的时候,有人要将其拆掉,有人觉得应该修复。“当年,潘家祠堂已经是断壁残垣了。村上的孩子们经常在这里玩耍,大家担心,万一哪天墙倒了,伤到孩子就麻烦了。”潘维武表示,为此他向上级政府和部门写了申请书,希望能保护和修复潘家祠堂,发挥其革命教育作用。遗憾的是,由于潘家祠堂本身不属于文物保护单位,后来还是被拆除了。
  十多年过去了,潘维武等村里的一众老人心中始终留有遗憾,大家总是想着有一天能够复原潘家祠堂。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潘维武老人根据记忆和以前积累的素材,把庄湖村的革命历史进行了系统整理。“这里其实是很好的革命教育基地,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应该让它长存下去,让所有人都牢记历史,珍惜美好生活。”潘维武说道。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