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场村民怒杀日寇

    
    训练中的男孩们,他们是抗日的后备力量。 
   

    
    为抵抗日本侵略而组织起来的村民。 
  

    
    村民在搬运对日作战负伤的士兵。 
  


  这是一组美国人拍摄的真实的抗战照片。在这些照片里,能够看出当时的八路军是彻彻底底的农民武装,浑身上下透着“乡土气息”。不过,这支农民武装却用简陋的武器一直坚持对日斗争!

  在八年抗战中,全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奋勇杀敌,抗击日军,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汇成了很多抗日故事。我们丹阳也不例外,除了大家熟知的丹北游击队奋勇杀敌、延陵贺甲新四军与日寇浴血奋战、壮烈牺牲的故事外,在行宫马场村也发生了一件当地老百姓广为流传的村民怒杀日本鬼子的故事。
  1938年11月间,日本鬼子除了在丹阳城内驻了部队外,在丹阳西门外全州设了一个据点,共有二、三十名鬼子把守。这些鬼子经常外出到周边村庄抢粮食、杀牲畜、强奸民女、滥杀百姓。
  老百姓整日担惊受怕,敢怒而不敢言,纷纷向延陵、行宫等地投亲靠友、躲避逃难,行宫马场村的祠堂里就住了不少难民。这些难民经常向当地村民讲述日本鬼子在全州一带的暴怒恶行,马场村民听了都非常气愤。其中有几个热血青年听后更是怒不可遏、义愤填膺,为首的叫马士贵(又名叫大毛毛),长得人高马大、身强力壮,另一位叫马俊章,练过武功。
  他们几个青年当时就表示,找机会要给点日本小鬼子厉害看看,不要认为中国老百姓是好欺负的。
  一天,机会终于来了。
  这一天,日本小分队十几个人带着枪向全州南边行宫方向出发,走到离全州5公里处的王甲村停了下来,日本小队长把队伍隐藏在王甲村中,派两名日本兵不带枪,扮成老百姓到隔河相望的马场村去探路。
  王甲村与马场村相距500米,中间隔一条内河,只有一座桥可以来往通行,此桥叫王甲桥。两名日本兵把从老百姓处抢来的两件长褂子穿在身上,化装成老百姓的样子,走过王甲桥,沿着一条大路向马场村走去。在离村二十米远时,住在祠堂里的全州难民见过日本兵,一看这两个人走路的样子有点特别,不像老百姓走路,觉得奇怪,就仔细留心观察。
  这时候,刚巧一阵风把其中一人的长褂吹得飘了起来,露出了里面的黄色军裤,这些难民知道来的不是普通百姓,而是两个日本兵,于是就告诉了其他人,一会儿工夫,就传遍了全村。日本兵来到村上的消息也传到了马士贵等热血青年的耳中,马士贵、马俊章认为机会来了,于是就约了几个青年准备去袭击鬼子。这时候,两名日本兵已走过村口,两人用日语交流了一下,就分头行动。一个向村南打谷场走去,另一人向村西弄堂中走去。马士贵等人决定先向打谷场鬼子下手。于是就悄悄跟了过去,等靠近时,马士贵乘其不备,从后面拦腰抱住了这名日本兵。这名鬼子一边奋力挣扎,一边用日语高声喊叫,可能是想叫另一名鬼子来救他。
  马士贵身高力大,紧紧抱住不放,马俊章等人就拿起场上的农具,场边的砖头向鬼子身上、头上砸去。住在祠堂里的难民早就对日本兵恨之入骨,也纷纷跑去参加战斗,在大家的乱砸乱砍之下,鬼子当场被村民打死。再说,另一名日本兵正准备去巷子找大姑娘玩玩,忽然听到同伴日语的呼救声,立即跑出来一看,见到村民怒打同伴的场面惊呆了,吓得脱了长褂,拔腿就往王甲桥方向跑去,村民们见状,一边大声呐喊,一边向鬼子追去,眼看就要追上时,这时从王甲村方向传来了几声枪响,原来隐蔽在王甲村中的鬼子听到了马场村方向传来的喊杀声,又看到了一名日本兵向这边跑来,知道事情败露,于是就开枪射击,马场村民们看到有援兵就没有再追。
  回到村上,马士贵等人处理完被打死的鬼子的尸体后,知道闯了祸,鬼子不会善罢甘休,肯定会来报复,于是就分头动员村民和难民出去躲几天。第二天一早,日本鬼子果然杀气腾腾直奔马场村而去。本想杀光村民以解心头之恨,谁知全村除了一名曾姓老太太因年岁高不愿意离开外,没有找到其他人。一怒之下,就下令放火烧村庄。一把大火烧掉了九十九间半民房,日本小鬼子还不解恨,又把曾老太投进火中活活烧死。场面惨不忍睹,丧心病狂。
  过了两天,村民们陆续回村,看到的是断壁残垣,一片狼藉,满目疮痍,面目全非。心痛之余更增添对日本侵略者的仇和恨,更激发了他们参军报国,在共产党领导下打日寇的决心。据不完全统计,马场村解放前就有马胜、马金善等6至7人有的跟着陈毅、有的跟着茅山地区丹阳片的领导人邓平、薛小春等同志参加了革命队伍。解放后,马场村的适龄青年更是踊跃报名参军,他们村先后有二十几名青年光荣入伍,大部分在部队入了党,提了干,至今,马书川、马木荣还留在部队,马木荣被授予了少将军衔。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