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厉月华

核心提示: 从发现并报道厉月华的感人事迹,社会始终在关注她。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聚焦这位好人,重读她的高尚情操,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她。


  好人,是群众对一个人的最高评价和最朴素的称呼。厉月华就是一个好人,一个身处特困家庭的退休女工,用几十年如一日的无私助人行为诠释真善美。好人可以得到真心的尊敬、深厚的友情、永久的怀念和遥远的祝福。从发现并报道厉月华的感人事迹,社会始终在关注她。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聚焦这位好人,重读她的高尚情操,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她。

  本文原刊于本报2004年10月13日头版
  她身处特困家庭,却坚持几十年如一日地帮助他人,做好事逾万件;她普普通通,默默无闻,却有那么多群众主动与她攀亲;她并非人民医院的工作人员,却因频繁助人而成为绝大多数医护人员的“老熟人”……她就是——

好人厉月华

昨日,从上海返丹探亲的陈女士一家专程来到市区乔家巷48号,看望恩人厉月华。10年前,陈女士9岁的儿子在丹阳亲戚家度暑假时,与小伙伴玩耍不慎从树上摔下,头部流血不止,左臂也摔成骨折,是厉月华抱起受伤的孩子冲向医院,才使孩子及时脱离险情。十年来,陈女士每次回丹都不忘看看厉大姐。而记者在随后的采访中得知:厉月华,这位57岁的普通市民竟然已默默地做好事长达几十年,做过的好事达万件之多……

  卖鸡农妇的“好亲戚”
  提到厉月华,家住河阳镇前河阳村的农妇许来娣连称她是个好大姐、好亲戚。而许来娣与这位“好亲戚”的相识却缘于一次卖鸡经历。
  1984年,许来娣与丈夫在家搞起了副业——养鸡。秋天,一只只鸡长肥了,许来娣挑着鸡进城叫卖。在市丝织厂服务公司门口,她放下鸡就吆喝开了。不少过路人开始围过来买鸡。可许来娣既不识秤,又不会算账,没办法只得让买者自己称好、算好,然后付钱。一些人开始少报秤、少算钱,甚至不给钱了。这一切,被在服务公司里上班的厉月华看在了眼里。她疾步跑到这位素不相识的农妇鸡摊旁,要求买鸡人重新过秤、算钱。这下那些欺骗许来娣的人只得乖乖补齐鸡钱。此后,许来娣每次卖鸡都特意把摊位放在服务公司门口。
  靠着厉大姐,她心里踏实,这样一卖就是两三年。
  一年多后,许来娣的父亲患病要动手术。厉月华闻讯后在医院帮着跑上跑下,还从家里拿来了生活用品,并一日三餐为病人送饭。父亲康复后,许来娣拉着厉月华的手说:大姐,你的情谊我无以为报,我们就做个常来常往的亲戚吧!”厉月华笑着答应了。许来娣不知道,其实,这样的亲戚,厉月华已有不少了。如今提起当年事,许来娣激动地说:“大姐把我们当亲人待呀!”

  人民医院的“编外医生”
  在市人民医院,提到厉月华,医院里的医生们都说:“她呀,做好事的,我认识。”医院的梁医生告诉记者,由于经常陪一些伤病人员来医院治疗,厉月华已经与大多数医护人员成了“老熟人”。医护人员一见到她来医院,都知道她又是做好事的,甚至今年年初她自己的丈夫生病进医院也被医护人员误以为是“做好事”。
  医生们印象最深的是17年前的一次车祸。1987年3月底的一个傍晚,24岁的王荷花到人民医院看望中风住院的母亲。
  在医院大门口,一辆汽车将她撞倒在血泊之中。正好路过的厉月华见状,抱起满脸是血的王荷花,与路人一起将她送进了人民医院抢救。看到姑娘脱险后,厉月华便悄悄离开了。
  10多天后,厉月华为照顾生病的弟弟来到常州第一人民医院,没想到竟然在住院区再次邂逅了转院至此的王荷花。于是,厉月华在照顾弟弟的同时,经常跑到王荷花的病房,帮着照料王荷花。几个月后,王荷花还没来得及感谢这位救命恩人,厉月华便在没有留下任何联系方式的情况下离开了。直到今年5月份,王荷花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才找到了自己17年来一直苦苦寻找的恩人。
  在今年到北草巷居委会上班前,厉月华平均每天都要跑一趟人民医院,医生们开玩笑地说她是医院的“编外医生”。

  邻里眼中的“热心人”
  今年9月初,刚刚被大学录取的徐嘉明同学在开学前夕,特地赶到厉月华家向厉阿姨辞行。
  徐嘉明家住麦溪镇乡下。父亲去年因病去世,留下了她们母女和一些债务,家庭生活十分困难。今年高考前几个月,为了让女儿吃好、睡好,徐嘉明的母亲借住到乔家巷,成了厉月华的邻居。见这对母女生活困难,厉月华主动多方寻问,帮徐嘉明的母亲找了一份钟点工的活,使徐母既可以照顾女儿,又有了每月四五百元的生活费。
  其实,在整个乔家巷甚至北草巷社区,只要大家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忙,厉月华这个邻居都会尽力而为。邻居蒋国生的母亲不小心手臂骨折,自己以为是扭伤便贴了张膏药了事,厉月华发现后,立即拉着手已肿胀的老太去了医院,自己出钱为她打石膏、上绷带;同住一巷的杨有海的儿子患上疾病多次治疗不见好转,厉月华闻讯后四处求医,找来一位老中医帮助医治;一位邻居的小孩突患疾病,家中却没有人在,厉月华见到后二话没说抱着他冲进医院……这样的事情邻居们说都说不完。
  几十年来,大大小小做了上万件好事,厉月华却从不张扬,但她的邻居、退休前工厂的同事甚至一些认识她的人却都能讲出一两件来。由于大家都知道她是个有事必帮的热心人,许多人还将一些遇到难事的人介绍到厉月华那里,请她帮忙。
  俗话说,做一件好事易,终身做好事难。厉月华一生做好事,帮助了无数的人,而自己和家人却身处困境。1992年厉月华从市丝织厂退休前,一家四口靠她和丈夫每月不到千元的收入勉强度日。1987年春天,厉月华正在省丹中上学的儿子被同学失手推下楼梯,造成脑部损伤,一直未能治愈。儿子发病时头痛欲裂、痛不欲生,女儿也因此受惊吓生病,无法继续工作。
  2000年,丈夫单位倒闭,每月只能领到100多元生活费。同年,丈夫又患上糖尿病,甚至一度病危。现在,全家四口还住在10多平方米的平房中,还烧着煤炉、吃着井水……可这些厉月华从未向别人提起过,即使有些接受过她帮助的人已成为领导。几十年来,她就是这样在默默承受生活重担的同时,不求回报、默默无闻地做好事,帮助那些她能够帮助的人。
  今年8月,在我市特困户特困证发放仪式上,代替丈夫领证的厉月华说:人活在世上不光是为自己而活,更重要的是为他人而活。在困难面前我不仅要生活,而且要生活得有意义……”(杨勇 陈爱芹 刘广跃)

  “好人厉月华”发现记
  在昨天早晨的忙碌中,愕然听到了厉月华去世的消息。
  翻开报纸,《好人厉月华走了》的短讯刊载在头版的一角。11年前,同样在这个版面,刊载了《好人历月华》的长篇通讯,让她成为了丹阳好人的典型,通讯的执笔者就是我。看着报纸,不仅想起了发现厉月华这个好人典型的历历往事。
  2004年,报社开展“走进社区”大型新闻采访活动,我和另外两名同事分在了北草巷社区,厉月华当时在居委会负责治保工作。活动中,她陪我们采访到了大量新闻。一次谈话中,居委会主任说其实天天陪着你们的厉月华身上就有新闻,她经常做好事,不时有人到居委会来致谢。可当我们提出采访她时,她拒绝了。此后,我们和居委会干部连续三四天做工作,建议她用自己的故事来带动更多人做好事,她才勉强答应。那个下午,我们在居委会的小会议室里,静静地听她讲述自己的人生历程、自己做的好事,一直到天黑。
  慎重起见,我们又奔走在城乡,寻找那些曾经接受过她帮助的人,去核实每一件可以寻访的好事。这些人有的是厉月华的社区邻居、熟人的熟人,更多的却是素不相识的城乡居民甚至外乡人。不少人因为得到了她的帮助,和她结成亲戚,常来走动。每到一处,我们都能真切感受到他们对于厉月华的感激,对困难时得到帮助的感动。
  在感动中,我一气呵成地写出了《好人历月华》的人物通讯,并开展了系列报道,在丹阳引起很大反响。我也由此和厉月华成为了忘年交。2007年春天,我到北草巷居委会采访,居委会干部告诉我厉月华丈夫病重却无钱继续治疗正一筹莫展。为此,我和同事再次采访,发起了“好人帮好人”活动,社会各界纷纷捐助,关心好人、爱护好人、学做好人,在古城丹阳树立了一股清新的文明新风。
  此后,我因工作变动不再从事新闻工作,但是和厉月华还是时有联系。孩子结婚了、生了外孙了,她都会在事后一段时间告诉我,让我分享下她的快乐。
  好人已去,精神长存。让我们从我做起、从小善为起,学好人、做好人,让丹阳这个文明之城更加闪烁光芒!(刘广跃)

  好人永存我心
  当记者近20年时间,接触和采访过的人不算少,并且与其中许多人成了好朋友。认识厉月华也是缘于工作。在10多年里,虽然我们见面的次数不会超过15次,但一直保持着电话联系。她这样的人,我愿意交往。
  厉月华待人特真诚。她脸上的微笑,始终如同婴儿般纯真;她帮助别人,不参杂半点功利色彩。
  助人为乐,是她的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人生哲学。曾有人怀疑:一个人怎么可能做这么多件好事?但只要你跟她接触过,到她生活工作过的地方走一走,这个疑问自然会烟消云散。我也曾麻烦过她。
  记得有一年暑假,报社开展特困学生夏令营活动,我跟她联系,请她来担任义务辅导员,她二话不说,全身心投入到活动当中来,热心地为孩子们服务。当然,她的故事,也在无形中引导孩子们向上向善。
  虽身处特困家庭,屡遭人生不幸,但厉月华给我的印象是乐观向上,没有任何的怨天尤人。了解厉月华经历的人这样说:命运之神对她特别不公,似乎在想着法子折磨她。经历这么多磨难,还能精神不倒,乐观地笑对生活,这是需要多么强大的内心才能做到?我们每次与她接触,她从来不谈自己的不幸,谈得多的是怎样对社会尽到一份责任,以及对社会各界关心的感恩。2013年,在城河北路西侧片区房屋征收工作中,厉月华被抽调到服务公司帮忙,她不仅带头签订自家的房屋征收补偿协议和安置协议,而且还利用自己人头熟、人缘好的优势,积极配合助征单位上门做被征收户的工作。在这期间,她感觉身体不适,但由于征收任务繁重,她一直没有吱声。直到最后实在是支撑不了了,才躺在家里吃药、休息。
  像厉月华这样的家庭,其实最需要社会关心帮助。但她没有把困难和不幸当作向社会索取的“筹码”,反而是在不断地帮助他人,回报社会。她一直是在有自尊地活着。即使我们与她很熟识,她也从来不要求我们帮她做什么。2007年,我们偶然得知她面临丈夫戴洪生病重无钱治疗的困境后,在报纸上刊发新闻报道,吁请社会各界伸援手帮她渡难关。呼吁得到了上至市领导,下至普通市民的热烈响应。捧着社会各界捐助的几万元钱,她一个劲地说:给大家添麻烦了!2013年,得知她病倒在家里后,报社全体党员和团员自发捐款5370元。当报社领导上门慰问时,她依然是那句话:给大家添麻烦了!斯人已逝,好人精神长存。厉月华,一路走好!(余桂兵)

  亲切热情
  2009年10月,刚踏上工作岗位一个月的我接受到了一个任务——采访“感动读者十大新闻人物”候选人厉月华。
  毫不夸张地说,6年过去了,采访厉月华是令我印象深刻的采访之一,一些细节至今仍能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那时,她是喜悦的。女儿结婚时的大红喜字仍一尘不染地贴在大门上,升级为外婆的厉月华照顾着手舞足蹈的外孙乐得一直合不拢嘴。“特别开心,算是苦尽甘来了。”接连经历了几次变故的厉月华说起自己当时的生活一脸满足,笑意盈盈。
  那时,她是那样热情。对于青涩的我,她像一个亲切的阿姨,用各种不经意的话语来缓解我不自在的状态,像是在拉家常,同我娓娓道来。
  说起她最熟悉的社区工作,她是那样积极热情,仿佛邻里家的家长里短都是她自己家的事,一样感同身受,一样身体力行。
  仅仅一次为时不长的采访过程,厉月华实实在在让我感受到了“好人”的魅力。我钦佩她的乐于助人,喜欢她的热情洋溢。(张钰婷)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