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桥,承接历史连通未来 ——写在云阳大桥建成通车之际

核心提示: 大运河是一道独特的历史与自然交融的风景,云阳大桥架于运河之上,如一“长虹”飞架东西。对于丹阳人来说,它不仅仅是一座桥,更是一种情怀,一段传承。

 

 

 

 

 

老桥拆除

钢桥浮拖过河

建设现场

 

老桥上的题字

本报记者 曾丽萍 马骏 通讯员 李平

运河奔腾桥下流,宝塔直矗蓝天下。

丹阳,因水而生,有幸之至。桥,又连通着城市中的陆地,连接着水和一个城市的姻缘。大桥本无心,过桥的人多了,大桥就有了灵性,云阳大桥便是如此,它承载着老一辈人的回忆和寄托。

大运河是一道独特的历史与自然交融的风景,云阳大桥架于运河之上,如一“长虹”飞架东西。对于丹阳人来说,它不仅仅是一座桥,更是一种情怀,一段传承。

据档案记载,云阳大桥(老桥)始建于1987年12月,1991年1月25日竣工通车,桥长162.5米,四车道主孔跨径70米,是京杭运河苏南段上建成的第一座大跨径无黏结预应力柔性系杆拱桥,也是我国首次将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用于大跨度的桥梁,在结构、材料、工艺等方面均有创新,可谓是当时最值得丹阳人骄傲的桥梁之一。

如今,这座大桥重建通车,它将肩负着与过去一样的使命,也讲述着丹阳的现在,更展望着丹阳的未来。

大桥的“变”与“不变”

一座城,因为河有了灵气,因为桥梁有了诗意。如今,桥与城和谐共生,城与桥交相互融。

变:

①双向4车道变为双向6车道,桥面新建了人行道、非机动车道,一改原先机非混行局面。同时结合大运河丹阳城区段景观带建设,大桥主桥两侧人行道还增设了0~5米半圆形“观景平台”。

②纺织女工和男篮运动员雕塑由桥上迁移至大桥西岸梯道桥下。其中纺织女工雕像位于桥下南侧;男篮运动员雕塑位于桥下北侧。

③行人上下桥通道由原先的一个变为四个。原先,只有中医院南侧一个较窄的行人上下桥梯道;如今在桥下东西岸两侧南北方向各设置一个宽4米的螺旋人行梯道。

④新增“丹阳”元素。大桥公交站台外观改造成独具丹阳特色的眼镜造型公交站台,大桥两侧围栏增设“丹凤朝阳”立体浮雕,路灯选用凤舞九天造型。

⑤云阳大桥桥名方向由老桥的东西向改成新桥的南北向,“云阳大桥”四个字字体保持不变。

⑥道路实现“白改黑”,大桥周边水泥路统一改成柏油路。

⑦新增桥体景观亮化,在桥体的斜拱吊索全部安装LED灯带,设有日常模式、节假日模式、特别重大模式三种模式,打造城市夜空中一道闪亮的风景。

不变:

①云阳大桥(老桥)桥头安置的东西侧各一对天禄、麒麟,如今在新桥上“原址安放”。

②云阳大桥(老桥)引桥两侧的数十株黑松景观树盆栽,原址安排在大桥引桥两侧。

本版摄影:记者 萧也平 通讯员 夏景顺 张梅青 马福兴

小细节里的大情怀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京杭大运河上,眼前壮观的大桥、宽阔的大道、整洁的路面,让所有人心中一喜:云阳大桥真的通车了!建设中的不便与不畅,化为无形。

壮观,是市民对大桥的第一印象。但来来回回走上几圈,更打动市民的却是大桥的小细节。新铺设的柏油路在阳光下熠熠闪亮,双向六车道道路平坦宽敞、整洁漂亮,道路两侧久违的黑松景观再次成为大桥沿线景观的“颜值担当”,为冬日的丹阳增添盎然生机。“这些黑松是之前老桥上的景观树,现在一棵不少,全部‘原址安放’。”市综合交通事业发展中心工程管理科科长李鑫飞说,除了黑松,还有大桥主桥东西两头各自安放的一对天禄、麒麟,“原址安放”是为了让“丹阳记忆”“丹阳情怀”继续见证丹阳发展……

记者观察发现,大桥每隔数百米就有一条梳齿板形状的伸缩缝,全部为钢材结构,就像一根拉链,齿轮互相咬合在一起。记者驾车从伸缩缝上驶过,根本感觉不到车子颠簸,也没有听到任何噪声。李鑫飞告诉记者,一般高速公路和高架桥梁上都要建伸缩缝,是为了防止路面因热胀冷缩而破损。“普通的伸缩缝多为一条直线缝隙,车辆驶过时会轻微颠簸,不仅产生噪声,还影响车辆通行,对车辆轮胎也有影响。新建云阳大桥安装的‘拉链’式伸缩缝是一种吸音降噪伸缩缝,采用新型环保减噪型的伸缩装置,提高了桥面的平整度和舒适度,降低了道路交通噪声、振动,改善了沿线环保生态环境。”李鑫飞说。

“90后”李鑫飞是土生土长的丹阳人,接手大桥的项目管理工作让他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建好大桥、为家乡出力是深埋在他心底的“自觉行动”,每天上桥“打卡”看进展、盯质量成为他这两年工作的“必修课”。“22个月,我们克服了疫情、暴雨、运河不断航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终于让原计划23个月工期的云阳大桥在22个月实现完工,这提前的一个月工期是全体建设人员想方设法日夜奋战,加班加点,全力冲刺换来的结果。”李鑫飞说,项目组在建设中优化施工组织,因地制宜、交叉施工,并在各类困难和挑战下,积极应对、主动求新求变,始终将安全放在施工作业的第一位,确保工程建设的高质量推进。

云阳大桥在丹阳人民心中承载着一份特殊的情感寄托,也同样牵动着施工方每一位江苏交通工程人的心。“1989年12月,我们领命出征,承担起了老云阳大桥的建设任务。2020年,我们又再次承担起了云阳大桥老桥拆除和新桥建设的历史使命。只有高标准、严要求地完成好施工任务,呈交一份完美的答卷,才能无愧于丹阳人民的情感。”江苏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晓宇说,30年后,重新接手建设云阳大桥是云阳大桥与施工单位之间的另一种特殊情缘。22个月,近700个日日夜夜,不论春夏秋冬,酷暑、严寒,所有参建人员始终严把质量关,以安全施工、环保作业为准则,紧抓快干、争分夺秒,用实干和汗水保证了大桥建设进度,用行动和成绩向丹阳人民献出了一份元旦贺礼。

大舸中流下,乘风启新程。桥下河水滚滚翻卷,奔流不息。桥栏上蹲着的天禄、麒麟威严依旧……

一位大桥建设者的22个月

12月25日,新建云阳大桥通车了。当天上午,市委、市政府举办了隆重的通车仪式。人群中,今年50岁的丁红波站在现场一角,用手机记录下了这一大变迁。这位来自徐州的电工师傅几乎参与了云阳大桥拆除重建的整个工程。难掩内心激动的丁红波将现场热闹的场景拍成短视频发布在网上,并留言:“历时22个月,丹阳云阳大桥开通了。有辛酸,有汗水,也有骄傲,为建设者点赞!”

“云阳大桥于去年2月底正式拆除重建,我是去年3月初来到了工地,一直工作到现在。”作为一名建筑工地上的电工,丁红波的主要工作便是电力保障,巡查工地用电安全。丁红波告诉记者,现在的施工作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对电力的需求越发依赖,建设过程中,除了大量的机械用电,工程项目部、工人宿舍等都需要电力保障。在保障电力的同时,丁红波每天还要巡查整个工地的用电安全,做到建筑施工“零事故”。“在工程建设中,质量是第一位,安全更是第一位。”丁红波深知,他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容不得一丝一毫的马虎。

从桥东到桥西,从桥西再到桥东,为了工作,丁红波每天都得绕上好几个大圈。遇到上下班高峰期,丁红波骑着电动自行车往来于大桥两侧,从一边到另一边,有时得花上40分钟的时间。正因为如此,丁红波对于市民们迫切希望新建云阳大桥早日通车的心情感同身受。这22个月,百余位建筑工人为了同样的目标在工地上挥洒着汗水,丁红波更是风里来雨里去。遇到恶劣天气,丁红波没有时间歇脚,小心地在工地上一遍又一遍巡查,生怕工地用电出现问题。“为确保工期顺利完成,有时候是工人倒班,机械不停。但我是一名电工,只要机械在运作,我就得在现场。有几天特别忙碌,我没有固定的睡眠时间,累了就到工地旁的车里躺着睡上十多分钟。”丁红波说。

新建云阳大桥通车的当天晚上,一些工人相约去了自助餐厅聚餐,而丁红波则约了老乡喝酒,庆祝大桥通车。几杯酒下肚,丁红波打开手机,与家人视频通话。“在京杭大运河上,这是爸爸参与建设的第七座还是第八座大桥了……”看着手机屏幕里的儿子,丁红波骄傲地说着。从业近30年,丁红波四处奔波,将对家人的亏欠深埋在心底,“每当我觉得工作很累的时候,就会想到家中的妻子。她一个人,既要照顾老人,又要照料孩子,她比我辛苦多了。”说到这里,丁红波沉默了。

每个月,丁红波都有四天假期,但在过去的22个月里,他只回了十一二次老家。“没有直达的高铁,转车的话不仅时间长,提着大包小包,也不方便。”丁红波说,“我都是开车回老家,路上得花四个多小时,一来一去,小半天就没了。另外,油费和过路费加在一起,来回一趟得花600多元。对于我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丁红波告诉记者,上一次回老家,已经是三个月之前。工地上,像丁红波这样“精打细算”的工人有很多,因为路程远,花费多,有时就算有假期也不回家。因为关注孩子的学习,丁红波坚持每天晚上和家人视频通话,但有些工人因为工作太累,晚上回到宿舍倒头就睡,连和家人视频通话的时间都很少。

每天奔波于工地上的各个角落,丁红波很累,但他觉得,各个工种的工人都不容易。“我们这些一线的工人,虽说是为了生活而奔波,但每完成一项工程,都感到无比自豪。看着一处处建筑在我们的努力下拨地而起,看着一座座城市因我们的努力而越来越好,这份成就感,有时候比那份收入更让我们感到满足。”丁红波说。

赵朴初题写“云阳大桥”桥名背后的故事

本报记者 溢真

横跨在大运河上的新建丹阳地标云阳大桥已经通车,由赵朴初先生题写的“云阳大桥”四个大字也重新悬挂在了大桥上。

云阳大桥老桥桥头设南朝石刻复制品天禄、麒麟,同时有纺织女工、男篮运动员雕塑各1座。这些承载着丹阳人太多历史、文化、体育、工业、交通、经济、人文等各个方面的情感和元素,默默陪伴丹阳人度过了30个春秋。而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云阳大桥”桥名更是引人注目。

革命老人故乡情

赵朴初为何会为云阳大桥题写桥名呢?新建云阳大桥通车前夕,记者特地进行了采访。据知情人原东丝厂退休职工吴一萍介绍,赵朴初之所以为云阳大桥题写桥名,是因为一位革命老人,他就是从丹阳走出去的彭炎。

彭炎(1911~1991),丹阳大泊人,1936年参加革命,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南昌战地工作团第一大队党支部书记,中共景德镇浮梁中心县委书记兼景德镇市委书记,茅山特委青年部长、社会部长,中共丹阳、金坛、武进县委书记,苏南财经委员会主任,中共澄西工委书记、澄西中心县委书记,路北特委宣传部长兼社会部长,路西南特委书记兼保安司令部政治委员,澄锡虞中心县委书记,路北特委敌工委主任,镇句县委书记,苏浙区党委副秘书长等职,参加了创建苏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中分局江南工委书记、第三野战军随营学校九大队副政治委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武汉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兼市政府副秘书长、中国红十字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故宫博物院第一副院长兼党委第二书记等职。1983年离休。

以“名利半根草”为座右铭的彭炎,一直关心家乡发展,支援家乡建设,对丹阳人民有着深切的感情。在丹阳建造人民大桥时,曾为建桥所需的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提供捐赠和采购帮助。云阳大桥建成后,一批丹阳老领导希望担任过故宫博物院第一副院长的彭炎能为家乡的云阳大桥题写桥名。彭炎面对家乡人的请求十分高兴,他说:“家乡建起了新的大桥,这是一件好事、大事和善事,作为丹阳人,一定要出力,但我的字还不行,我准备请一位国宝级大师级的书法大家为丹阳的新大桥题写桥名。我与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交情厚笃,也是挚友,我来出面请赵朴初先生题写桥名。”

佛教领袖献墨宝

赵朴初,作为中国佛教协会发起人和会长,为我国佛教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赵朴初还是享誉国际的作家、诗人和书法家,他对传统古典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在诗词和书法上都有很高造诣。赵朴初不仅对已有1700多年佛教传播历史的丹阳很了解,对丹阳的“菩萨皇帝”梁武帝(萧衍)颇有研究,还曾为丹阳的重要景观万善宝塔题写匾额。听到是为丹阳的运河新大桥题写桥名,赵朴初欣然命笔。

精心保护运输手稿

彭炎请赵朴初写好“云阳大桥”四个字后,便让正在北京出差的孙外甥女吴一华带回丹阳。吴一华到彭炎家中取题字稿时,彭炎再三叮嘱,语气严肃认真,他说,你可以丢了自己的随身行李物品,决不能弄丢这四个手稿大字;千万不能弄湿手稿,因为获得赵老(赵朴初)专门题写的墨宝真的不容易,要一路保护好。可见彭炎对赵朴初的敬重和亲密关系。

吴一华从北京回到丹阳,随即交给母亲——退休老教师虞锁鹤(彭炎的外甥女)。虞锁鹤亲手把卷好的手稿送到彭玉楼(战争年代保护过彭炎,是彭炎胜似母亲的大姐)手中。随后,彭玉楼把原封未动、毫无损伤的手稿原件亲手交到丹阳老领导谢永健派来家中取件的工作人员手中。

据我市书法名家殷农介绍,作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我国佛教界的领袖人物,赵朴初将佛学精粹融入到书法艺术中,在书法界广受赞誉。其书法俊朗神秀,书风受苏东坡影响,气息平和文雅,加之借翰墨弘扬佛学,佛学也水乳交融地滋养着笔墨,使其作品更富有禅意。赵朴初先生题写的“云阳大桥”四个字,劲健而宽博,完美展现了“赵体”书法的艺术特点。

丹阳的人民大桥和云阳大桥记录了革命老人彭炎的家乡情;赵朴初为云阳大桥题字,则留下了一段翰墨缘。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