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祀迎高峰鲜花祭扫成主流

核心提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的祭祀形式中,鲜花悼念成主流。

本报讯(记者 高静)又是一年清明时,许多市民已开启祭扫行程。据悉,在刚刚过去的周末,我市迎来了清明前夕首个祭扫“小高峰”。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的祭祀形式中,鲜花悼念成主流。

昨日上午10时,记者在观音山公墓看到,祭扫群众络绎不绝。大家手拿各类祭祀用品,自觉佩戴好口罩,配合工作人员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有序入园祭扫,并未出现拥堵现象。

观音山公墓管理处主任韦国跃告诉记者,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下,为保证清明祭扫的有序进行,他们特在墓区入口处设立测温点。祭扫人员出示健康码、体温测量合格后,方可进入墓区祭扫。同时,管理处还加派工作人员在墓区实时巡查,阻止不文明祭扫行为,安排志愿者协助做好祭扫人员指引工作。在人流车流高峰时段,由交警部门安排人员做好交通协调指挥工作,避免出现拥堵,确保祭扫安全。

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人都是从外地赶来祭扫的。其中一位周女士告诉记者,她是从泰州开车过来的。“我和家人一起来祭拜我的父亲。”她表示,每年清明节前都会来此祭拜父亲,她觉得祭扫活动是寄托哀思的一种方式。提到祭祀用品,周女士说,在文明祭祀的倡导下,她选择了鲜花,但她的母亲依然更倾向于传统祭祀方式,携带了纸元宝以及水果、馒头等祭祀用品,“虽然物品不同,但都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缅怀之情。”

记者看到,和周女士一样,选择鲜花作为祭祀品的市民不在少数,许多墓前都摆放了鲜花扎成的花束、花篮,这与墓区外围栏杆上文明祭扫标语相呼应。据韦国跃介绍,经过大力宣传文明环保祭扫后,很多市民的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改变,不放鞭、不烧纸,选择手捧鲜花寄托哀思。

在通往公墓的路上,记者注意到,出售鲜花祭品的摊点较多。“这几年大家多采用鲜花祭扫,所以我早早地就来这边摆摊了,销量还不错。”一位售卖鲜花祭品的摊贩告诉记者。祭祀用鲜花可选择的种类很多,有小型的花篮,也有大一点的花束。“价格不一,市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韦国跃告诉记者,祭扫高峰将持续到清明节当天,“3月27日~28日以及4月3日~4日,由于是假期,人流量会出现大幅增长。”他表示,3月27日~28日,观音山公墓每天祭扫人流量达1万人次,3月29日~4月2日,祭扫人流量预计每天在2000~3000人次。他也作出提醒,清明节假期祭扫人流量较大,可能存在拥堵的情况,市民可以错峰祭扫。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