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过新年 此乡即吾乡

核心提示: 春节,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节日;回家,是每个中国人心中抹不去的情结。

刘莹莹

刘莹莹

本报讯 (记者 旦平 高欣)春节,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节日;回家,是每个中国人心中抹不去的情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1年春节,一些在外务工人员选择就地过年。以理智平衡情感,用小家暂别换来大家平安,用停下奔波斩断疫情传播,成为农历辛丑年的一道别样“风景”。

从江苏丹阳到湖南长沙,距离约960多公里,这是聂倩“佳节思亲”的距离。这个春节,聂倩没有回长沙老家,而是留在自己工作的这座城市——丹阳过年。

她说,上一次回长沙还是2019年的春节假期,“一年多没回长沙了,挺想家的,爸妈说为了旅途安全考虑还是先别回去,这也是响应‘就地过年’的倡议”。

老家在安徽的中医院妇产科护士裴爱侠今年不仅留丹过年,而且格外忙碌。“爸妈,今年过年我还是不回老家了!等这场战疫打完,我们一家人一起回去。”今年42岁的裴爱侠告诉记者,她的丈夫也是安徽人,是中医院检验科医生,尤其是在这个疫情期间,这个岗位非常的危险和忙碌。两个人平时都忙,孩子就由奶奶带,说起老家的父母,裴爱侠有些心疼和愧疚:父母生病的时候就特别想家,想陪在父母身边照顾他们,好在老家还有个弟弟,原本准备回家过年,现在只能忙里偷闲,时常给家里打个电话报个平安。“我有孩子也比较艰难,当我有了孩子之后发现更喜欢这个科室了”裴爱侠说,每当看到一个新生命的诞生,看着软软的孩子,自己的心也变得柔软起来。裴爱侠告诉记者,过年回家的理由千万条,但不回家过年的理由只有一条:配合疫情防控,减少人员流动。此心安处是吾乡,“就地过年”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在‘家’过年”。

和裴爱侠一样,中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刘莹莹丈夫也是医护人员。夫妻俩平时在医院忙完后回到家里会一起讨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相互扶持和慰藉。

急诊万花筒,什么样的情况都碰到过。在急诊,经常会发生一些,被患者不理解、被家属误会或者闹过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刘莹莹表示,想要放弃的时刻时常会有,但是每当抢救回一个病人,看到他的心电图重新亮起,心中的一切不快委屈甚至想要放弃的念头就都会消失,这也是支撑下去的动力。作为外地人,每当丈夫值班的时候,家里就只有刘莹莹孤零零的在家。所以在以往春节期间,刘莹莹会主动提出和与丈夫同期轮班的本地护士长换班,这样就能和丈夫一起值班一起休息,换过班的同事也能和家人团聚,今年更是如此。

就地过年,减少的是人员流动,但不减的是那份亲情。留守儿童、远嫁而来的媳妇、独在他乡的“打工人”,

据了解,我市对全程留丹过年户籍为镇江市以外且当前仍在丹阳缴纳社会保险的人员(机关、事业单位除外)的,外地员工发放500元消费券。此外,为扎实做好民生保障,让企业和就地过年人员更“放心”,我市在春节前后通过网上招聘平台,为各类企业和留肥员工提供不打烊线上公共就业服务,确保就业对接服务不间断。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