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迈新步 天元激光今年力争销售破亿

核心提示: 立春至,冬将尽。位于高新区的江苏天元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的洁净车间内春意融融,一个个身穿无尘服的工作人员正在不同的生产线和工位上忙碌着。有的在对芯片进行检验,有的进行粘贴,还有的在封装作业。

天元激光生产线一角。  记者 尹媛 云莹 摄

本报记者 云莹 尹媛 通讯员 云宣

立春至,冬将尽。位于高新区的江苏天元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的洁净车间内春意融融,一个个身穿无尘服的工作人员正在不同的生产线和工位上忙碌着。有的在对芯片进行检验,有的进行粘贴,还有的在封装作业。

“我们现在几乎是满负荷运转。”公司总经理马永坤介绍,天元激光专业从事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研发、生产与应用,产品经与上游公司配套后广泛运用于工业加工、广播电视、印刷、医疗、美容等生产生活各领域。去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加之因为厂房搬迁,耽误了一段时间,所以从去年8月正式恢复量产后,各个生产线一直马不停蹄地赶订单。“现在在手的订单已经排满了,没有特殊情况的话,春节期间我们也会正常生产,不然赶不上客户的需求。”

从2012年成立之初仅有几台机械设备,到如今设备齐全、产线充足,天元激光用了8年时间。“天元是在国内激光产业迅猛发展的这几年成长起来的。”马永坤说,同样是功率1000W的光纤激光器,现在的市场价格与五年前相比下降了近20倍,足以看出产品的市场普及程度。尽管行业很热,但马永坤和团队却很冷静,他们并不急于片面地扩张产能,而是以“做产品”的理念经营公司,在精细化上做文章,向质量要效益,根据客户需求不间断开发新产品,每年科技研发投入超500万元,涉足的产品类别超过100种。多年来,天元与武汉锐科、上海光惠、无锡路通等上市公司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多次被客户公司授予“最佳品质奖”。目前,天元生产的激光器功率从1W到420W不等,其中一款用于广播电视网络信号放大的核心激光器部件,市场份额达到了90%。

正是这样良好的发展势头,让天元有了更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底气。两年前,天元与苏州度亘激光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成为该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度亘公司研发生产的国产工业类芯片,已经用在了我们的生产线上。”这对亲历了国内激光行业20年发展变化的马永坤来说,意义非凡。“2000年左右,激光在国内还是一个新名词,不仅技术受制于国外,国外的产品也很难进入国内。但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国内激光产业突破了众多技术壁垒,在国产激光器芯片的研发生产上,更是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质变。良好的大环境对天元大有裨益,目前公司申请的各项技术专利已突破了50项。”马永坤对行业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此时,天元也迎来了成长中的烦恼,场地、产能已跟不上市场需求,急需扩张。得知这一消息后,南京、南通等地纷纷抛来橄榄枝。是异地搬迁还是坚守丹阳阵地?就在马永坤和团队作出决策的前夕,去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天元的节奏。“疫情期间,市里和高新区的领导多次带队来检查企业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方面的工作,询问我们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马永坤如实道出了企业的困境,“没想到领导对我们非常关心,帮助我们奔走协调,在园区内寻找合适的厂房,让我们搬迁后就能扩大产能。”这样贴心周到的服务,暖了马永坤和团队的心;伴随天元一起成长的60多名员工也让他难以割舍。就这样,马永坤和团队决定留在丹阳,并在高新区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前后花了三个月时间,最终搬迁进了高新区竹林路的激光产业园。“和原先的厂房相比,新厂房面积扩大了两倍,产能扩大了四倍,我们新添了1500万元设备,新招了60多名操作工。”马永坤说,完成搬迁后,天元开足马力生产,随即上马了一条420W的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生产线,产品用于轮船、铁轨等交通领域,如今订单已经排得满满当当。“接下来,我们准备做的还有面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蓝光焊接等项目,还将再招一批操作工,匹配上供货需求。”他表示,人员到位后,今年天元的销售额有望突破亿元大关。

此外,搬迁至高新区激光产业园后,马永坤肩头还多了一个任务:协助高新区开展产业链招商,招引激光产业相关的企业入驻园区,形成产业链集群效应。“未来,天元将立足芯片优势,一方面继续做精自身产品,另一方面助力高新区延链、强链,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马永坤表示,做大做强国产激光产品,使之全面取代同类进口产品,是这一代激光从业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他和团队将继续为之奋斗。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