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侃乡谚

核心提示: 丹阳,地理上的位置,介于镇江、扬中(属淮语系),南京、句容(属南京官语),武进、金坛(属吴语系)之间。

王霞云

丹阳,地理上的位置,介于镇江、扬中(属淮语系),南京、句容(属南京官语),武进、金坛(属吴语系)之间。被三种语系合围的丹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丹阳方言和乡谚。

丹阳乡谚的特点是,往往都能找到文化渊源。比如,“打伙”(打指搭)指参与吃饭的每人出一份钱或带一份菜肴,凑在一起成为丰盛的饭局。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还盛行于丹阳农村。究其历史就很早了,“周礼其犹醵与”(《礼记·礼器》)郑玄注:“合钱饮酒为醵”。“打伙”显得非常形象,共同出钱、出物,才能“打”得起来。用现在的话说叫AA制,凑份子。又如,“板板六十四”,比喻某些人不灵活,不圆通,一天到晚总是板着面孔。这其实出自古人铸铜钱的办法。铸铜钱时用范土为模子,每块模子三十二个钱为一版,两版合起来正好六十四眼。这钱眼多一个或少一个都是不可能的。做人假如像铸钱模子一样,毫无通融的余地,也就太死板了,这种人身边没有真心朋友。

用简单的数字和通俗的语言,采用对比手法,表达出深刻的道理是丹阳乡谚的又一特点。如:不管“三七二十一”,比喻什么都不考虑、不顾一切,形容有些人作事果断而莽撞;“七手八脚”形容大家一起动手,人多手杂或动作忙乱的样子;“有钱三十老人家,无钱六十扶犁耙”“千浇万浇不如处暑头里一浇”“暴雨一条线,十里不同天”“千日鸡,百日鸭,六十天白乌龟动手杀”“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九成收”“一连不蹋三,还有一个镰刀弯”等等。数字简单易懂,喻意形象生动,朗朗上口,便于记忆,这也是乡谚千百年流传不衰的重要原因。

丹阳乡谚中还有不少是很俚俗的。比如:“丢了青竹棒忘掉叫街时”,意为丢了青竹打狗棒,就忘记了自己曾经讨饭的经历,比喻一些人忘本,也是对忘本者的讥讽和贬斥;“白来财一蓬烟”(财读sai),比喻不是自己劳动所得钱财不能拿,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如果要了,就会遭恶报(一蓬烟),告诫人们要过好日子必须靠自己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正所谓“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丹阳乡谚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乡谚与歇后语、成语往往是互相融透、互相演绎的。不少乡谚有歇后语的结构,有成语的凝固性和稳定性,甚至还有对联的韵味。比如:“袜筒里拿草纸,十拿九稳”,从构成来看,也是歇后语形式。从“瓮中捉鳖,十拿九稳”演绎而来。而“十拿九稳”是成语,丹阳方言组成的歇后语,来形容办事很有把握、很可靠,显得更为明白。袜(方言称袜筒)本身很小,仅存放草纸(现称卫生纸),伸手去拿当然是一拿一个定。这句话也颇有来头:明·阮大铖《燕子笺·购幸》:“此是十拿九稳,必中的计较”。乡谚“胡老卜炒番瓜,一团糟”,也是歇后语结构,比喻事先没有周密计划,临时瞎凑乎,把不该搭配的食材放在一起烧,其味可想而知。况且此两样食材生长不在同一个季节,不可能混搭一起,故结论只能是,瞎胡闹“一团糟”。

还有“一步不离三寸”比喻两人关系亲密,一点也不离开。也是成语“寸步不离”演绎而来。出自南朝·任昉《述异记》:“夫妻相重,寸步不离”。乡谚比原成语更形象、更贴切,有步步紧随之意,用丹阳方言表述显得十分自然。再如“生姜树里结”“铁板上钉钉”,比喻一些人只认死理,无视客观现实,一辈子都相信:“生姜长在树上”“铁板上能钉钉”,这种人死板、固执,只信自己不信别人,正如另一谚语所说:“犟到老苦到死”。还有“求人不如求己,跌倒不如自爬起”“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好马不吃回头草”“双手不敌四拳”“赶得茅山,蹋得九里”等等,都是人们生活经验的总结和感悟,看似平易,却蕴含着某些哲理。

农谚,是丹阳乡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延绵数千年的农耕文化,体现出人们对气候、节令、水土变化的深刻观察,对大自然与农田耕作关系的细致研究。每句谚语无不通俗易懂、生动形象,而且似乎都很灵验。虽说不出多少内在的科学道理,但事实确是如此。如:“后高日头低,大水落勿继”(后指虹,继指完,日头指太阳);“吃得夏至饭,听得阵头雨,动手把秧栽”(阵头指打雷);“茅山阵头发一发,淌掉碌碡淹杀鸭”“小暑头里一滴漏,耕掉黄秧种赤豆(滴漏指下雨)”“惊蛰闻雷粮如泥”“霜降到无老少,立过冬籽籽壅”(壅指盖)“春雾雨,夏雾日,秋雾凉风,冬雾雪”“蛐蟮唱歌,有雨不多(蛐蟮指蚯蚓)”……这样的科普谚语是千百年来人们观天耕作经验的概括和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体现了大自然与人类的默契。

 

相关阅读: 闲侃乡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