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瓶”相伴不觉冷

核心提示: 立冬之后,寒意渐浓,走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杂货店、超市里摆卖着造型迥异的电热油汀、暖手器等防寒保暖用品。

■马晓炜

立冬之后,寒意渐浓,走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杂货店、超市里摆卖着造型迥异的电热油汀、暖手器等防寒保暖用品。看着这些温馨可亲的小物件,我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小时候捂个“暖瓶”过冬的情景。

“暖瓶”其实就是在一个输液的空瓶子里灌满开水。这种输液瓶透明、干净、轻便,便于携带,其缺点是保温效果不太好。别看是个小小的输液瓶,在那个季节十分走俏,往往要托人找关系从医院或赤脚医生那才能弄得到。幸运的是,我伯伯和叔叔都是当医生的,自然近水楼台先得月,我和弟弟们人手一个。

新的输液瓶是不能急急忙忙装热水的,否则容易发生破裂。使用之前,母亲先把它放在锅里煮上一段时间,既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又避免装开水时发生爆裂。记得每天上学时,母亲小心翼翼地往输液瓶里灌开水,待水装满后,拧紧橡皮塞,放入早已缝制好的棉布套里。就这样,我和弟弟们挎着书包,捂个“暖瓶”,开开心心地走在上学的路上,无论遇到多大的风雪与严寒,只要手中有“暖瓶”,从不觉寒冷。

到了学校之后,上课时“暖瓶”放在课桌边,成为冬日教室里一道亮丽的风景。每当做作业,手冷了,老师会让我们捂一捂“暖瓶”,口渴了也可以拧开塞子美美喝上一口。由于输液瓶的保温时间有限,上不到两节课“暖瓶”就变得凉冰冰的。学校对我们很是体贴,经常烧些开水,让老师帮我们将瓶中的水换掉,教室里重新又氤氲着“暖瓶”的热量。在“暖瓶”的陪伴下,我和弟弟们度过了小学五年寒冷而艰辛的求学岁月。

临睡觉前,母亲每晚都坚持烧上一锅开水,给全家泡脚的同时,也把我们的“暖瓶”从布套里取出来,灌上滚烫的热水,放到我们被窝里取暖。屋外天寒地冻,朔风呼啸。我和弟弟们躺在床上,惬意地争抢着玩弄着“暖瓶”,一会儿工夫,冰凉的被窝里变得暖意融融,甭提多舒服了。等我和弟弟们差不多睡熟了,母亲便悄无声息地将变凉的“暖瓶”移了出去,好让我们舒舒服服睡到大天亮。在一个又一个漫长寒冷的冬天,让子女们温暖度过严冬,母亲不知道为此付出了多少心血。

锦瑟无端,时光变迁。现在暖冬的小物件功能繁多,美观实用,让人目不暇接。然而,我对当年的“暖瓶”充满了无限怀念,它曾无声地陪伴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冰天雪地的寒冬,更让一份深沉的母爱为寒冷的冬日撑起一方温暖的晴空。

 

责任编辑:王琳
相关阅读: 暖瓶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