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氏宗谱》留墅支谱续编玉成并颁谱

核心提示: 11月20日上午,陵口镇留墅村束氏家族耗时三年半时间编撰的《束氏宗谱》留墅支谱续编圆满玉成,并举行了宗谱发行仪式。

图为《束氏宗谱》留墅支谱颁谱活动现场。记者 丽萍 摄

本报讯(记者 丽萍)国有史、方有志、族有谱。家谱是一个家族世系繁衍生息的图书体裁,为更好地发扬家风、家训、家规,激励后人上进,11月20日上午,陵口镇留墅村束氏家族耗时三年半时间编撰的《束氏宗谱》留墅支谱续编圆满玉成,并举行了宗谱发行仪式。

留墅村地处陵口镇北部,北靠九曲河,东临萧梁河。留墅村包括留墅陈家村和留墅村束家村,这里束氏就是三城巷束氏的分支。随着时代变迁和村庄发展,两个村逐渐融为一体。留墅村有600多年历史,存有较多清朝和民国时期传统建筑,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沉淀的古村落。据该村的束氏族人介绍,留墅村有两口池塘,一塘似龙,一塘似凤,束氏先人称之为龙凤宝地,两塘有两桥相连,前有青龙桥,后有白虎桥。与此同时,该村还有座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的贞节牌坊。明朝万历年间,束家有位抗金英雄束伟在战场身亡,其妻为守贞操、敬公婆,终身未改嫁,朝廷御赐贞节牌坊。当地老人介绍说,留墅的祠堂也非常出名,在康熙年间三城巷祠堂曾因地震而倒塌,留墅的祠堂就代替总祠堂进行祭拜祖宗的活动,一直持续到三城巷祠堂完全修复时,但很可惜留墅祠堂在文革后被毁了。

束姓在《百家姓》中排名255位。据《束氏宗谱》记载:束氏源出于疏(疎)姓,世居东海兰陵,即今山东枣庄市峄县。束氏尊始祖为太傅公疏(疎)广、少傅公疏(疎)受。汉宣帝时(公元前73~65年),他们叔侄俩人同时担任太子的太傅少傅。新室末(公元9~10年),疏广曾孙孟达公避难居沙鹿山南元城(今河北大名束馆镇),改疏(疎)为束,成为束姓造姓之祖。晋之后,有后裔从元城迁徙到南阳,再迁徙到合肥。北宋末年(1127年后),统领官振祖公保驾护航,从安徽合肥来到丹阳。从汉朝有束姓开始,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从北宋末年定居丹阳,也接近九百年。据悉,我市束氏第一世祖是宋朝五品官员束振祖。公元1127年,宋高宗南渡,束振祖保驾护航,到达南徐,即现在的镇江市。公元1131年,束振祖选择在我市开发区荆林三城巷一带定居下来,从此,我市就有了束姓。元末明初,三城巷遭遇战争,束氏家族陆续外迁,形成了崇文、崇懋、崇芳三大派系十七大分支,后来各分支又迁居至全国各地。目前,束姓在丹阳及周边地区已延续到三十七八世,在丹阳境内束姓人家,人口在三万人以上,已成为丹阳大姓之一。而留墅支派在我市境内居住的有二十多个分支,人数在四千人以上,为我市束氏人口最多的支派。

当天上午,记者在陵口镇留墅村看到,60多位束氏后人齐聚一堂,举行了颁谱仪式。据悉,丹阳《束氏宗谱》自1928年续修后,已经中断近九十年。此次《束氏宗谱》留墅支谱续编是由丹阳市束氏宗亲联谊会和留墅支束氏宗亲联谊会联合完成。从2017年4月到2020年10月,历时三年半完成,共十六卷,2435页,120多万字。全套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民国版《束氏宗谱》资料选编部分。第二部分是留墅支束氏后裔世系图世系表续编,是《束氏宗谱》续编的主体部分。第三部分是束氏宗亲联谊会活动卷。编写中,该谱特地将迁居各地的束氏祖宗信息编入在第十四卷中,为尚未入谱者和寻根者提供线索,从中查询。同时在每卷后留有空白页,供各个家庭续谱使用。“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记录,也是联系亲人的一个纽带,是中华文明史的一个补充。修好家谱主要是告诉大家我从哪里来,我们的祖宗在这个社会上做了哪些贡献,留下了哪些传统美德,我们后人怎么样进一步继承祖宗的优良传统,再创新的文明。”《束氏宗谱》留墅支谱主要编写人束沛泉说。

责任编辑:李京凝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