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科学施肥技术意见

核心提示: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市耕地质量提升,完成“263”行动全市化肥减量增效目标,市土肥站建议各地通过农机农艺配套,采用机械深耕、深翻、深施以达到秸秆深翻还田、化肥深施,实现“两个减少、两个提高”,即减少化肥施用总量、减少化肥表施流失,提高土壤有机质,提高肥料利用率。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市耕地质量提升,完成“263”行动全市化肥减量增效目标,市土肥站建议各地通过农机农艺配套,采用机械深耕、深翻、深施以达到秸秆深翻还田、化肥深施,实现“两个减少、两个提高”,即减少化肥施用总量、减少化肥表施流失,提高土壤有机质,提高肥料利用率。

(一)机械深翻、秸秆还田

在久保田、洋马等收割机出草口加装碎草匀铺扩散装置,收割留茬高度10厘米左右,秸秆切碎成5~8厘米长并被均匀分散在田内。选择适宜的机械进行秸秆还田或灭茬作业,旋耕深度15厘米左右,中速行驶,一遍作业即可达到机械播种要求。

(二)选用良种、适期播种

按照周年粮食高产高效的要求,积极推广适合本地的优质良种。如扬麦23、镇麦10号和农麦88等。种子质量符合国标,播种前可用“戊唑醇”等药剂拌种,晾干后播种。

适期播种是培育冬前壮苗、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节本增效、绿色防控的重要基础。我市适播期为10月25日~11月10日。在适播期内,每亩播种量8~10公斤。11月10日~20日播种的12.5公斤左右,基本苗20万左右。迟播田块采用独秆栽培,播种量控制在15~20公斤,基本苗不超过25万。

采用浅旋耕条播机或复式播种机进行播种,一次性完成旋耕、施肥、播种、盖籽、镇压等多道工序作业,调节好机械,中速行驶,确保落籽均匀,避免重播、漏播或拉大行距,避免田中停机形成堆籽。根据还草量大小决定镇压强度,草量大可适当重压,草量少可适当轻压。播种深度3~5厘米,根据排种器、输种管、种子(肥料)箱的下种下肥情况,及时清除杂物,确保播种均匀,提高播种质量。

(三)科学施肥

1.总施肥量

秸秆还田量300~500公斤/亩;亩用化学氮肥(纯N)12.5~14.8公斤、磷(P2O5)3~5.4公斤、K2O4~7公斤。氮素基苗肥、平衡肥、拔节孕穗肥之比为5~6:1:4~3。

2.肥料运筹

基肥:耕翻或套播前使用,亩用配方肥30~35公斤。提倡基肥化肥机械深施。

苗肥:出苗2叶时依据出苗情况亩用尿素5公斤左右,苗多田块可以不用苗肥或者减少用量。

拔节孕穗肥:倒2.0叶时,亩用尿素10~12.5公斤或配方肥10公斤+尿素7.5公斤。具体用量依据田里长势情况,苗多苗壮叶绿减少用量,晚施;苗少弱也黄田块适当多施早施。

化肥减量增效创建示范区:基肥亩用配方肥42%(20-12-10)35kg,苗肥依据田里长势情况少施或者不施,施用田块亩用尿素5公斤左右;拔节孕穗期肥亩用配方肥42%(20-12-10)10公斤+尿素7.5~10公斤。总施尿素量控制在25斤以内。

(四)田间管理

1.沟系配套

如播种时遇连阴雨天气,要在水稻收获前10天左右开好“十字”沟或“串心”沟排除田间积水,并提前清理好外三沟,降低地下水位,及早抢收水稻,创造合适墒情机播种,避免烂耕烂种。在水稻收割偏迟且田间墒情差不适合机械下田时,采用零共生期稻套麦方式播种有利于争抢播种季节和避免烂耕烂种。

播后及时进行机械开沟,做到内外三沟配套,均匀抛洒沟泥,增加覆盖,减少露籽和防冻保苗。田内“三沟”(畦沟、腰沟、田边沟)深度分别达到0.2米、0.25米、0.35米左右;田外大沟深0.6~0.8米;畦沟间隔2.5~3米。做到沟沟相通,横沟与田外沟渠相通。

2.镇压控苗

秋冬季以及早春可根据苗情增加一次镇压,以提高保墒或控旺效果,临近拔节时尽量避免镇压。

3.适时化除和防病治虫

因苗化调控旺促壮,防冻、防倒、防高温逼熟。旺苗可在秋季或早春用多效唑等进行化控防旺长促壮苗。中后期结合赤霉病、纹枯病、蚜虫等病虫害防治搞好药肥混喷。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