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北漂族”今成“田秀才”

核心提示: 14日上午,记者在珥陵镇祥里村村委会见到了霍洪涛,他感慨地说,如果没有年轻时候的宝贵经历,自己也许就错过了在农业上发展的最好时机。

昔日“北漂族”今成“田秀才”

——新型职业农民霍洪涛的故事

本报记者 姚磊

“我年轻的时候去过北京,到过甘肃,做过装修工、采购员、光缆工。回来后跟着父亲务农,如今已是一名新型职业农民,拥有二十多台套高精尖农业机械设备,年产粮食约210万斤,效益可达40余万元。”14日上午,记者在珥陵镇祥里村村委会见到了霍洪涛,他感慨地说,如果没有年轻时候的宝贵经历,自己也许就错过了在农业上发展的最好时机。

曾经也是“北漂者”“打工一族”

今年42岁的霍洪涛是祥里村百益源家庭农场的负责人,从事粮食规模化经营已经有15个年头。这些年来,他虚心学习种植技术,不断尝试农业结构调整和转型,走出了一条绿色的农业发展道路。可谁曾想到,在千亩良田中予求予取的霍洪涛年轻时候也曾是“北漂者”和“打工一族”呢?

1997年,高中辍学的霍洪涛怀揣着对大城市的憧憬与梦想,只身“北漂”,在北京找了一份室内装修的工作。仅仅干了24天,一位来自上海的企业老板来霍洪涛所在的公司洽谈,正苦于普通话说不好,霍洪涛便毛遂自荐,担任起“翻译官”,帮助双方完成了洽谈。事后,霍洪涛被上海老板聘请负责在北京采购材料,包吃包住,每月还能拿到1500元工资。然而好景不长,3年之后上海老板离开了北京,而原先的装修公司也被其他企业收购,霍洪涛便只能回老家另觅出路。

2000年,霍洪涛进入了中国电信集团,成为一名光缆工。工作几年后,他接到了前往甘肃省西峰市(现甘肃庆阳市西峰区)出差的任务。“当时说好的工期是3个月,原计划10月底返回,没想到就在国庆长假期间的一次作业中发生了安全事故。”霍洪涛回忆,甘肃在10月份的气温已经接近0℃,自己在高空作业过程中腿被冻僵,下电线杆的时候不慎将腿摔骨折了,不得不回家休养,他也因此丢掉了光缆工这份工作。

在他养伤这段时间里,我国的农业正悄然发生着改变。2005年,步行式插秧机刚开始在全国流行,霍洪涛的父亲就购入了一台。由于年纪大不懂机械,插秧机的操作和使用便交由霍洪涛负责。带着满腹好奇,霍洪涛拖着尚未痊愈的腿整日围着插秧机转,一边学习操作技术一边积累使用经验。从流传千百年的面朝黄土背朝天式的人工插秧,一下子转变为人随机走的半自动化插秧,农业机械革命给霍洪涛思想上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他看到了中国农业的巨大变革,从此下定决心投身于农。

他在稻田里养过鸭,也养过小龙虾

“在我的信念中,但凡一件事,要么不去做,要做就得做到最好。”霍洪涛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兑现的。2005年他刚涉足农业,便乘上了土地租金低廉、农业税费改革的春风,也正是在这一年,他凭借着敏锐的嗅觉和超前的意识尝试起稻鸭共作模式。

“2005年我只承包了三四十亩地,那时开展稻鸭共作的标准是一亩地养10只鸭子,要求不高,实施难度也不大。”霍洪涛说,当时自家水稻是走定点收购路线的,所以并不愁卖。那时老百姓的观念中还没有“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的概念,只知道新米比陈米好吃。之所以开展稻鸭共作,是因为它有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因素:对于稻鸭共作生产出的水稻,收购商会额外提高20%的收购价。比如当时的普通水稻收购价是每斤0.6元,而霍洪涛稻鸭共作生产出来的稻每斤可以卖到0.72元,鉴于当时一亩地的租金只要150元,仅需200多斤稻子便可抵偿一亩田租金,这在现在看来是难以想象的事情。如此丰厚的收益令他积累了充足的信心,浑身充满了干劲。在那之后,每年他都会利用数十亩地开展稻鸭共作,收效显著。

尽管稻鸭共作取得了成功,可霍洪涛并不满足于现状,在沉淀了12年后,2017年他又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开展稻虾共作,并与稻鸭共作同时进行。在他看来,龙虾在臭水沟里都能生活,更何况是干净的稻田,稻虾共作一定大有可为。可谁知,在投入2万余元试养了10亩小龙虾后,他发现事实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

“第一年投放了200斤左右的龙虾苗,最后仅收获700余斤成虾,大部分都死在了稻田里。”霍洪涛说,这些龙虾是得了烂鳃病,最后死于严重的感染。不气馁的他在第二年又尝试了一次,这次小龙虾遇上了严重的应激反应,投入的资金全部打了水漂。霍洪涛这时才明白,很多事情不是自己想做就一定能成功的,“如果小龙虾好养,那岂不是人人都去养小龙虾了?”于是,他放弃了稻田养龙虾的想法,一心一意种好优质水稻,养好鸭子。

另辟蹊径解决大米卖难问题

2013年是中央提倡组建“家庭农场”的第一年,也是在那一年,霍洪涛成立了百益源家庭农场,他所承包的土地面积相比刚起步时翻了好几番。有了现代化农机助力,粮食产量有了显著提高。此时,粮食价格低、卖难问题便摆在了他的面前。

霍洪涛深谙经营之道,在他的理解中,衡量一位农民是否称职的关键在于能否把种出来的水稻销售出去,不让“卖难”卡住自身发展的脖颈。为此,他主动联络当地米厂,以合作的形式开展稻米加工,把家庭农场的产业链延长,变“卖稻”为“卖米”。

然而,“酒香也怕巷子深”,自己的米虽然质量和口感都不错,却始终难以打开更广阔的市场。思忖再三,他想到了通过赠送大米样品的方式进行推销。于是,每逢新米上市,他就将自己的大米按每包5斤进行打样,每天拎着米袋子挨个地跑企业。遇到有相关需求的企业主管,就送上5斤样品米,希望能遇到慧眼识“米”的伯乐。

可是事与愿违,大米送出去不少,收到的橄榄枝却寥寥无几。后来,他细心观察发现,很多企业主管没有时间拿样品米去煮饭,送出去的样品米甚至连打开袋子的机会都没有,他不得不另寻途径。一次偶然的机会,霍洪涛与一位准备洽谈合作的企业副总共同吃饭,闲聊时了解到该副总家住南京,平时仅有老父亲在家。霍洪涛灵机一动,瞬间有了新主意。他包了一袋子样品米,亲自开车前往南京该副总父亲所在的家中。老人原本很抵制这种上门推销的方式,但是霍洪涛不慌不忙,在向老人说明来意后,轻轻解开了米袋子,瞬间清新的稻米香气扑面而来。老人闻到后激动地喊道:“几十年了,我终于闻到年轻时候记忆中的米香了,这米我要了!”在得到副总老父亲的首肯后,霍洪涛便成了该企业的稻米长期供应商。每每回忆到这一细节,霍洪涛都颇为感慨,他说:“很多时候合作意向的达成并不是在谈判桌上,往往转个弯、抓住某个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就能获得成功。”

现如今,霍洪涛手中流转承包了1000亩地,每年都通过订单与各地企业达成合作,田里的稻子还未收割就找到了好“婆家”,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百益源家庭农场也在2016年被评为了“江苏省优秀家庭农场”。

责任编辑:周娜
相关阅读: 田秀才 北漂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