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虾共作”走出绿色农业增收路

核心提示: 3日,记者走进延陵镇贡成家庭农场的水稻基地,只见一方方稻田四周开挖着一条条综横交错的水沟。农场主贡鸣成告诉记者,今年他的200多亩稻虾共作基地内,首批小龙虾已销售结束。

受疫情影响,今年小龙虾市场消费不旺,价格回落,但稻田综合种养农户仍感到有利可图

“稻虾共作”走出绿色农业增收路

本报记者 须俊 实习记者 周洁

夏种结束后,我市广袤的田野上绿油油的水稻正在欢快地生长,以“稻—小龙虾”共作为特色的稻田综合种养项目进展情况如何?3日,记者走进延陵镇贡成家庭农场的水稻基地,只见一方方稻田四周开挖着一条条综横交错的水沟。农场主贡鸣成告诉记者,今年他的200多亩稻虾共作基地内,首批小龙虾已销售结束。

年近四十的贡鸣成是延陵镇宝林村的一位新型职业农民。去年,他针对粮食价格下行的情况积极调优结构,走以稻田养殖小龙虾项目为特色的绿色农业提质增效之路,获得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不过,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小龙虾市场消费不旺,销售价格也不及去年。“从4月份开始,我基地的小龙虾就上市了,因为稻田沟里的水浅,加上那段时间气温忽高忽低,一旦水位变浅、温度升高的话小龙虾就会死掉,因此5月底前就必须全部销售完毕。”贡鸣成说,除了常州凌家塘的经纪人前来批发拖运一部分,自己也销售一部分。今年前期1两左右的小龙虾销售价格每斤40元左右,而往年同期最高价格能卖到60元一斤;后期的小龙虾价格每斤跌至20元,规格小的只有10元,虽然销售价格回落了,但养殖效益还算有利可图。加上8月份上市的第二批小龙虾,按照每亩200斤的产量、25元的销售均价来算,扣除各项成本,每亩小龙虾的净收入至少也有1000元。

据贡鸣成介绍,今年稻虾共作基地的水稻采用的是优质食味稻米品种南粳5055和南粳46,由于南粳46生育期长达一百七八十天,唯有早播早种才能规避因种植迟带来的自然风险,所以他在5月3日就将100多亩南粳46播种下去,目前正准备使用由菜饼、豆粕等发酵的有机肥进行撒施。由于稻虾共作基地所产的水稻在整个生长期不用杀虫剂和除草剂,小龙虾也是以小麦、豆饼、麦麸等杂粮为饵料,不用添加剂和生长激素,这种模式下不仅种出的稻子完全属于原生态农产品,养出的小龙虾也是真正的无残留、无公害水产品。“尽管稻虾共作的水稻亩产量只有800斤左右,但我去年加工销售的‘贡成记’牌稻虾稻米很受客商欢迎,每斤卖到了8~10元,而且网上订购销量也不错。”贡鸣成喜滋滋地说道。

“今年贡成家庭农场已经为稻虾共作基地申报了绿色商标。在当下单一种粮效益难以提升的情况下,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不失为一条提高粮食综合效益的绿色农业增收之路。”

骤雨初歇,阳光洒满了绿色田野,望着稻田水沟内经洞穴孵化后的小龙虾幼苗和田间长势葱郁的稻苗,贡鸣成雄心勃勃地表示,他将示范推广好‘稻—小龙虾’共作,为市场生产绿色、有机稻米,力争打造出自己的优质绿色稻米品牌。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