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医文化,造福乡里乡亲——记嘉山灶马膏第四代传承人杨金方

核心提示: 杨金方,1965年生,丹北镇管山村韩杨王村人,是丹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嘉山灶马膏代表性传承人。在杨金方家的半露天炼药房内,可以看到养在水桶里呈褐色长条状的膏药糍,这种膏药糍是以野生的灶马、蜈蚣、地鳖虫、僵蚕等虫类药为主,辅以凤仙花、菖蒲根、桑枝等植物药计28味,经过7天的“火练水养”等近20道工序炼制而成,对颈肩腰腿痛和骨肉瘤有独特疗效,在丹阳城乡、常州市等地颇为知名。

传承中医文化,造福乡里乡亲

——记嘉山灶马膏第四代传承人杨金方

本版记者 萧也平 魏郡玉 实习记者 周洁

杨金方,1965年生,丹北镇管山村韩杨王村人,是丹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嘉山灶马膏代表性传承人。在杨金方家的半露天炼药房内,可以看到养在水桶里呈褐色长条状的膏药糍,这种膏药糍是以野生的灶马、蜈蚣、地鳖虫、僵蚕等虫类药为主,辅以凤仙花、菖蒲根、桑枝等植物药计28味,经过7天的“火练水养”等近20道工序炼制而成,对颈肩腰腿痛和骨肉瘤有独特疗效,在丹阳城乡、常州市等地颇为知名。

嘉山灶马膏是丹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由孟河医派代表性人物巢渭芳的表亲杨老太创立于1895年,配方辩证源于马家“大红方膏”。一百多年来一直传承于丹北镇管山村韩杨王自然村,直到近几年通过短视频媒介在第四代继承人杨金方手中得到发扬,让嘉山灶马膏走向全国。

继承发扬祖传手艺,桃李满天下

从小耳濡目染,杨金方一直对中医药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总结先辈膏药秘方的基础上,参研现代药学原理,又博采民间单方取古法而出新意,把现代医学知识融入到嘉山灶马膏的炼制工艺之中,让药效更强更好地发挥。

曾受益于该药方的众多患者也成为膏药宣传的最好口碑,疫情期间,通过短视频媒介向杨金方求药的订单络绎不绝。无奈于纯手工的熬制生产过程慢,供不应求,最后只能限量供应。通过短视频求药者甚多,求教者亦不少。对于慕名前来求教的朋友,他会根据对方的资质潜力,理解能力,倾囊相授,目前他所授业的徒弟已达20余人,遍布全国各地。

心怀慈善,造福乡里

乡间邻里有人腰腿疼痛寻上门来,杨金方都会尽心尽力为其服务,简单的治疗也不会收取任何费用,遇上村里的低保户或残疾人更是全程免费为其治疗。

辩证思维,研习药理

“中药配方离不开辩证思维,平时有时间,我经常会和一些民间中医或学院派中医在群里相互交流。”杨金方介绍,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归根到底,是学会用草性调理人性,获得人体内部的平衡。若只学会辨识草性,还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用辩证思维研习药理。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