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同学聚会为何变了味?

核心提示: “说是老同学相聚,其实我觉得,关系很复杂,每个人想法不一样…

本报记者 魏裕隆

“说是老同学相聚,其实我觉得,关系很复杂,每个人想法不一样……”因为同学情结,最近,我市75岁的陈丹辉(化名)表示,他以班长的身份聚齐一帮老同学,大家一起聚会叙旧,几十年没见,都挺珍惜的。但参加完聚会他才感觉到,这并不是单纯的叙旧,有些人借聚会做起生意,有些人借聚会为子女拉关系,还有些人假借聚会的名义,拉拢同学搞起了“投资”。

很多人在聚过几次会后便不再参加,他们都表示“以后你们这种破聚会少叫我啊!”还有些人还悄悄把陈丹辉“拉黑”了。为此,他很苦恼自责,是什么让老同学的聚会变了味?

拉关系,同学聚会成“交际场”

去年,陈丹辉偶遇一老同学,两人商量建个微信群联络。没几天,群里便加入了100多人。大家聚了两三次,有人建议要拍照做相册、通讯录等“追忆青春”,还有人提出要搞一次旅游等。之后,每人先交300元作活动经费。一周后,每人都收到了通讯录等纪念物品,但奇怪的是,很多人还收到了产品推销电话。

说到“拉关系”,今年66岁的孟腊狗(化名)因此还被骗了。在一次老同学聚会上,他遇上了曾经的同桌、现在的企业家老周。几次聚会上,“企业家同学”宣扬自己正在做一个高回报的养老理财产品。孟腊狗拿出30万积蓄给了这位老同学,可没几天这位老同学的电话再也打不通了。

如今,很多退休人士的同学聚会变成了联络校友、攀关系的“交际场”。相比于没有利益关系的学生时代,成长为“社会人”的他们把同学聚会当成自己拉关系的好机会,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搞攀比,同学聚会在变味

刚刚从企业退休的秦双喜是个热心人,去年9月为了搞场同学聚会,他从联系同学、敲定名单,前后忙活了半个多月。“我们都是‘60后’,大家能聚在一起不容易,等到见面时才发现,由于各自的生活情况不同,同学间聊得话题都是在比房子、比车子、比子女,感觉就是个炫耀会。”秦双喜说,与会的老同学共有30多人,曾经在政府工作的同学争论政策该如何制定,出过国的同学互相争论哪个国家制度如何好,哪里值得旅游,甚至觉得“外国的月亮都比中国的圆”。而有些没什么成就的同学,只能羡慕嫉妒恨。

秦双喜认为,现在越往上走同学圈子越小、同学间的共同话题越少,同学聚会也在变味。他直言同学聚会形式单调、功利性强。“大家年纪不小了,有的退休了就奔着儿女去了,离得远,感情也没那么深了,去年搞了几次聚会,能来的人比较少。”

同学聚会不能丢失“本真”

为避免同学聚会变味,62岁的吴明方就为聚会制定了守则,内容有:不谈工作,只聊生活;不谈现实,只聊回忆;不讲金子,只谈理想;都已退休,无权无势,别因私事给他人添烦忧;有高有低,有贵有贱,互帮互助,平等相处,有话好说,不背后议论人评价人诋毁人;不把私人业务带到聚会来……

业内人士认为,真正有感情、有理想、有担当的人坐在一起,不会去攀比炫富,而是会为了共同的人生目标一起奋斗。当前社会呼唤的是需要接地气,人们应该从同学聚会上找回理想和初心,找到重新出发的力量。

 

责任编辑:王琳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