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吃“产业饭”走“小康路”

核心提示: 丹阳建置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称曲阿,后改名云阳。

“档案见证小康路 聚焦扶贫决胜期”

丹阳:吃“产业饭”走“小康路”

1986年丹棉厂职工一丝不苟地检查产品质量

上世纪90年代末的丹阳眼镜城旧貌

中国(丹阳)国际眼镜城新面貌

本报记者 丽萍 通讯员 范廷峰 眭仲辉

丹阳建置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称曲阿,后改名云阳。唐天宝元年(742年),因境内生长着众多的赤杨树,“赤”与“丹”同义,“杨”与“阳”谐音,故名“丹阳”,取“丹凤朝阳”之意。

发展产业是推动精准脱贫的“发动机”。从古至今,一代又一代的丹阳人用敢闯会创精神,聚焦产业强市不动摇,聚力实干兴市不懈怠,勇立时代潮头,成为长三角最强中国制造县市,享有“眼镜之都”“钻头王国”“汽配之城”的美誉,让产业升级,让脱贫增速,呈现出端“产业饭”、摘“贫困帽”、走“小康路”的蓬勃景象。

立足实业,延续发展根脉

明清时,丹阳以黄酒、丝绸、香醋、布伞等享誉江南。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丹阳商界泰斗董继昌集资3000银元,创办阜阳实业有限公司。

民国26年12月,日军侵占丹阳,县城遭受疯狂轰炸,工业被毁,金融萧条,国民经济崩溃。

民国34年秋,抗日战争胜利后,工业、商业、运输、金融、服务等业开始恢复。丹阳第一个现代中型企业——丹阳纱厂于民国36年建成投产,强华毛纺厂、民生印刷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企业相继创办。194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为1457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1407万元。

之后,织绸厂、铁工厂、电灯厂、练染厂、肥皂厂等如雨后春笋涌现。上世纪90年代,丹棉、丹化、丹钢、丹柴、东丝国有五大厂被誉为丹阳工业“五朵金花”,成为丹阳近现代工业飞速发展的缩影。其中,1973年,丹阳钢铁厂提前85天完成5000吨生铁生产计划,全年超产3500吨,中央号召全国小高炉“北学烟台、南学丹钢”。1977年,丹阳钢铁厂被命名为全国、全省“大庆式企业”。1978年12月,丹阳撤县建市、被列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这个有着2400多年建城史的古城,开始浓墨书写新的华彩篇章……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工业快速崛起,丹阳立足区位优势,逐步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五金工具、眼镜、木业、家纺5个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集群。丹阳最先创办村办企业的是界牌镇立新村。该村于1955年下半年办起烟斗烟嘴制造品厂。1957年,全县大队办工业产值49万元。1979年,县属工业总产值20542万元,较1976年增加4370万元。

上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丹阳眼镜业开始起步。丹阳的眼镜行业最早是“上山下乡”的上海知识青年带来的。这些人来到农村不会干活,就提议办眼镜片厂,这样才有了后来的眼镜产业。

上世纪80年代,铁路是当时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几乎每趟南来北往的火车都会经过丹阳,于是占据交通优势的丹阳,有了把当地特色产业眼镜销往上海、南京甚至北京的机会。1986年,丹阳政府决定由当地车站、双庙两个村,在丹阳火车站附近建起了全国最早的专门用于眼镜交易的“华阳眼镜市场”和“云阳眼镜市场”,组成了最初的丹阳眼镜城。到上世纪末,历经四期改造后,两个市场开始连成一片,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眼镜交易批发市场。

1989年,全市乡镇企业发展到2092个,产值达27.71亿元。1991年4月,丹阳市被评为全国乡镇企业百强县(市),名列第21位。

1992年5月8日,丹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让丹阳搭上了改革开放的高速列车。当年,全市工业产值69.4亿元,是1977年的19倍,是1949年的463倍。如今的开发区完成了从城市郊野向丹阳新城区和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华丽蝶变。

新时代,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新材料、农机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航天航空装备五大新兴产业风生水起,涌现出一大批“单打冠军”“行业领军”。尤其是今年疫情期间,鱼跃肩负起了一家医疗器械企业的“丹阳担当”:春节不“打烊”,第一时间成立“应急指挥中心”,为全球战疫贡献巨大力量。4月,鱼跃医疗收到了一封来自国务院的感谢信……

当下,面对疫情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丹阳紧紧围绕“产业强市”战略,坚定不移抓项目、把握机遇促转型,以创新蹚新路、以实干促发展。一批省市重点项目接连落地,“三区三园”建设框架全面拉开,实体经济迸发出新的活力……

靶向发力,精准脱贫奔小康

丁庄村,位于司徒镇最南端。2010年,村级固定经济收入不超过20万元,出了名的经济薄弱村。2011年,丹阳市委统战部在丁庄村启动“同心”工程实验区推行结对帮扶。10年来,共投入100余万元,为村里开挖2座10亩蓄水池,疏浚了河塘,修缮水渠衬堤,让丁庄“沉睡”33年的水利功能被充分激活,让土地流转更顺畅,三分之一家庭实现增收;投入20万余元设路灯、投入41万元对自然村道路进行重建、拓宽和改造,让曾经步步惊心的“摸黑路”“羊肠路”,变成了宽阔明亮的“同心路”“致富路”……如今村级经济收入已达86万元,人均收入2.2万元,26户建档立卡户全部脱贫。

丁庄村只是丹阳实施精准扶贫、推进强村富民工程的一个缩影。自2015年全国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后,丹阳就制定出台了精准扶贫例会制度、督查制度和考评制度;重新核定建档立卡户3000

余户,相关数据纳入“全国扶贫开发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明确993个帮扶责任人,派驻77名第一书记(含镇江市直部门7名第一书记),实现经济薄弱村“一对一”帮扶;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因地制宜打造富民强村产业支撑,对地处城郊或者不具备单独建项目的村,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统一运作扶贫项目,改“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精准发力,精准施策,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扶贫成绩单:2019年,全市77个经济薄弱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80万元,3144户建档立卡户(5688人)年人均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达标率100%。

几十年沧桑巨变,丹阳从百废待兴发展成为全国百强县,从产业结构单一到百业兴旺,从温饱不足到迈向全面小康。在从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的蝶变中,丹阳人看到了城乡区域发展更协调、富民惠民安民的新未来。

图为丹阳市生命科学产业园

责任编辑:王琳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