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王氏真是王羲之的后裔吗?

核心提示: 有关专家考证认为,从《王氏家谱》上看,丹阳的王姓族人就是王羲之后裔。

王书来

2006年1月12号,《现代快报》刊登了一篇《丹阳王姓族人原是书圣后裔》的报道,文中称:在丹阳市司徒镇退休教师王宗汉家发现16册清同治年间重新修订的《王氏家谱》。首页有6个大字“太原受姓右军”,这里的“右军”指的正是右军将军王羲之。有关专家考证认为,从《王氏家谱》上看,丹阳的王姓族人就是王羲之后裔。从王羲之开始到王宗汉这一代已是第57代了。当时,这一报道刊登后一时轰动了丹阳城,尤其是众多王姓族人得知自己是书圣王羲之的后裔无不引以为自豪。我同大家一样,内心的喜悦也是油然而生。

随后,不少谱牒爱好者相继从不同侧面撰写文章,呼应着上述的报道。有一篇文章是这样论述的:“丹阳所见各种《王氏宗谱》均载,丹阳王氏源出姬姓,而王氏这一支便是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的血脉。”这让我联想到自己老家陵口镇东旺(王)村《王氏族谱》里也有类似的记载:“自古诸侯命氏以来,代有名贤不暇尽述于世,王氏自周灵王之太子受封太原,以爵为姓,历秦、汉、晋、唐世传清白……”从《现代快报》的报道和谱牒记载中,仿佛能感觉到丹阳王氏是王羲之的后裔,堪如板上钉钉似的。这就导致直到现在丹阳姓氏文化研究的业内人士中,谁也不敢轻易逾越这个已长期形成的老概念。

然而,2018年元旦期间我在新华书店购书时,偶尔看到一本《王羲之家世》(以下简称《家世》),作者叫王云根,时任浙江省绍兴市文联主席兼绍兴鲁迅文学院院长和绍兴兰亭王氏书画院长。该书由北京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其扉页上作者自我介绍出生于1952年6月,是王羲之第55代裔孙。出于好奇,我毫不犹豫地将它买下,回家后首先对作者生年进行推算是基本符合的,然后就认真反复地阅读。让我感到非常奇怪的是,书里面对王羲之家世、年谱以及他七子一女的世系传承都作了详细的论述,却没有看到王羲之七个儿子后裔传承中有跟我们丹阳王氏有关联的地方。我很纳闷,也非常失望。因为丹阳王氏不少宗谱里都清晰地记载着与王羲之的血缘关系,可《家世》书中为什么一点都没有涉及呢?是作者疏忽了,还是真的就没有?我百思不得其解。

为了消除我内心的不解,厘清丹阳王氏与王羲之世系传承中的源流关系,按照《家世》作者所参阅的书目,我又前后买了已故著名文史学者、原山东省临沂师范学院老教授王汝涛撰著的《王羲之及其家族考论》等历史书籍。还在网上下载了《晋书·王羲之传》和著名姓氏与家族文化研究专家、社会学博士后王大良论“中华王氏主体支派的文化与血缘寻根”,山东省琅琊王氏研究会会长、《中华琅琊王氏通编》总编王晓家的“琅琊王氏传承源流考”以及湖北省咸宁科技学院文学博士、宋史研究专家王可喜教授的“江西省德安县锹溪王氏世系传承源流考”等相关的历史资料。在通读这些著名学者、专家的论著和文史资料时,将它们相互对照印证、综合归纳,还结合我老家旧村谱上的序文、谱表进行梳理。最终不仅甄别出了我村《王氏族谱》里世系传承记载中的谬误、同时也释然了我对《家世》书上所产生的疑问。从而改变了我对于《现代快报》报道的“丹阳王姓族人就是王羲之后裔”的认定。本人认为,丹阳王氏并不是王羲之的后裔。

其理由有三:

一、王羲之是琅琊人,不是太原人

王羲之诞生于西晋惠帝司马衷太安二年癸亥(公元303年)七月十一日。幼时一直生活在当时的琅琊国临沂都乡南仁里(今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白埠镇孝友村)。他的家庭属于一流的士族王氏名门,父亲王旷是淮南(今安徽六安)太守;祖父王正官至西晋尚书郎;曾祖父王览被列入二十四孝悌之一,历汉、魏、晋三朝三公之首,其祖籍为琅琊皋虞村(今山东省即墨市温泉镇皋虞村)。所以无论从父辈以上的祖籍、还是从出生地来说,王羲之的籍贯都属于山东省临沂琅琊,跟山西省的太原没有任何瓜葛。这一点在史学界没有什么争议。

王羲之5岁时,西晋王朝已岌岌可危,他全家随琅琊王司马睿南迁到现在的南京市乌衣巷内居住。25岁去了浙江省会稽(今绍兴市),成为8岁琅琊王司马昱的“会稽王友”。49岁被受封右军将军和会稽太守。公元361年卒于剡县金庭(今绍兴市辖区的嵊州市金庭镇),享年59岁。

根据王羲之的籍贯和他右军将军受封时间及地点,《现代快报》上报道的《王氏家谱》首页有6个大字“太原受姓右军”是有悖于历史记载的。所谓“有关专家考证认为,从《王氏家谱》上看,丹阳王姓族人就是王羲之后裔”似为主观臆断,或对于历史的失察。

二、王羲之后裔没有来丹阳的正史记载

王羲之育有七子一女,他们是:长玄之、次凝之、三涣之、四肃之、五徽之、六操之、七献之。一女叫王孟姜,排行第三。

现将其七个儿子的后裔传承作扼要介绍如下:

长子王玄之,35岁卒,其妻早亡,没有嫡子,由他二弟凝之的长子蕴之入嗣,仅传了两代。

次子王凝之,享年74岁,生有四子:长出继给大哥,次平之传一代,三子亨之、四子恩之都未曾有后代。

三子王涣之,29岁卒,生有一子叫淳之。其后裔据说曾居住在浙江省诸暨,但没有历史记载,事实上早已失传,无法说明。

四子王肃之,生于公元333年,曾任过中书郎、太子中允。不知什么原因自行迁徙去了吴兴郡(今浙江省湖州市)后失传,故他的卒年不详。但有两子:王道迄无传。王道隆传一子名法贞,无嗣。

五子王徽之,51岁卒,生三子:长桢之有两子,一名兴之传了两代,一名翼之的五世孙叫智楷传了两代,也就是王徽之的长子总共传了七代。王徽之的次子宣之和三子靖之都出继给其六弟操之和七弟献之。

六子王操之,60岁卒,生一嫡子叫慧之只传一代。嗣子宣之是王羲之所有孙辈中唯一传承至今的脉系,后面单独详细列表。

七子王献之,42岁卒。生两女两子:长女夭折、次女叫神爱,嫁晋安帝司马德宗,后来成了皇后。王献之长子叫尚之,有三子,老大韶之有两个儿子,三个孙子,两个曾孙,合起来王献之连同本人在内也传了六代。尚之另有两子叫敬之和腾之都无传。献之的次子榛之无传。王献之还有一嗣子靖之(五哥的第三子)生了一女,嫁给谢涛,有一子叫悦之无后。

以上介绍了王羲之七个儿子及其后裔的情况。有的早卒,有的无传,有的也仅传七代。只有第五子王徽之次子宣之出继给其弟王操之这一脉系延续至今,定居在今浙江省绍兴市辖区内的金庭镇。这一支传至南宋朝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年)出了一位状元叫王佐。王佐(1126-1191年)字宣子,山阴县人(今绍兴市),史学界特地为他提名称作“兰亭王氏”,其一线谱为:王羲之——操之——宣之(嗣)——瞻——磷——昙——环——统——镇——纲——泸——信阳——端——重——蕃——泾——敔——阜贤——咸——靖——感——棘——彪——公安——晟——仁厚——贵——仁——忠——俊彦——佐(南宋状元)——克常——寓——琛——爱简——寿域——鹕——彦诚——永安——华——双——南——尚——守——恩——信——贤——廷——所——成——家——思——其——永——世——世——先——启——维,计59代。

据《家世》一书作者王云根走访统计,到2002年12月底“兰亭王氏”绍兴市中王山庄村分支“其”字辈至“启”字辈共6代人,总共有240户,1149人。王云根就是这一支中的第55代裔孙。我曾与他通电话问其字辈为什么不是第55代中的“世”字?他解释说解放之后父母为子女题名就不按原先的字辈了。纵观王羲之的后裔,没有哪一支和哪一代人能从正史资料里查寻到来过江苏省或者今丹阳市的记载,更不要说卜居于丹阳城乡。

三、丹阳主流王氏的根在江西德安

近十几年来,丹阳涌现出不少谱牒爱好者。他们虽然不是同姓,但在研究丹阳王氏的源流问题上基本形成了一个共识,即丹阳王氏主流源于金沙(坛)西塔山(今金坛市西暘镇),西塔山王氏又源于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

目前丹阳王姓人口大约有57000人之多,他们中绝大多数都是西塔山始迁之祖王彦融堂兄弟七人第八代“处”字辈的后裔。那是在元朝末年和明朝之初的兵荒马乱期间,西塔山王氏望族62个“处”字辈人为避战乱星散四方。据原在工业二局工作的余忠先生统计,62个处字辈中有19人来到丹阳立足谋生。600多年以来,现在全市以王姓冠名的村庄有80多,还有300多个大小不同的村庄里都有王姓人居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丹阳这块人杰地灵的姓氏百花园里,王姓人数独领风骚。而金坛西塔山始迁之祖王彦融原本就是江西省德安县人。据金坛县西塔山《王氏大成宗谱》记载:南迁始祖王彦融、字炎弼、号金渊仙子。他在谱序中说:“予本江州德安族也,自晋以来代有伟人,其家声之著盖已久矣”。这里“代有伟人”说的是王彦融祖父王韶,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世代居住江西省德安县锹溪(今爱民乡三湾里村)。王韶又是如前面所说的二十四孝悌之一的王览之孙王侃的第二十三代的裔孙。王侃与王羲之的父亲王旷是堂兄弟,即王旷是王览第四子王正之子。王侃是王览第六子王琛之子。王琛育有两子:长王棱居住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次子王侃后裔长期卜居于江西省德安县。所以说我们丹阳主流王氏的根在江西德安。他们不可能属于所谓的太原“王”分支。

厘清了丹阳王氏的源流,便可知道丹阳王氏世系传承与王羲之后裔的世系传承实际上应该是同一个世祖——王览公之后两支不同的脉系。千余年以来两支脉系天各一方,并无缠绕不清难以辨认之混搭。

历史上王氏得姓不是一个源头。随着社会发展逐渐派衍出琅琊王氏、太原王氏、开闽王氏和三槐王氏。这四大派系分布在全国各地,然后又各自产生出大量的宗族支派。据不完全统计,仅琅琊王氏就有600多个算得上稍有名气的族群。而王羲之的后裔和丹阳王氏都属于琅琊王氏内各自独立的族群。

丹阳两万七千多王姓人虽然不是王羲之的后裔,但也不排除有其他宗族支派的后裔辗转来阳邑定居后掺杂在其中。这极少数的王姓人就要靠他们本身和热心的谱牒爱好者去探索、挖掘。撩开覆盖在他们身上的历史尘埃,披露出其真容。让所有王姓人在祭祀祖宗时,烧香磕头对准的是真正有血脉相传的祖宗,才能真正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姓氏文化,并由此上统下系,条分缕晰,代代相传;叙之于宗祖,传教给下一代。达到孝友家声远,国恩世泽长,克诚道德立,荣华福寿昌之目的。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